伊斯蘭之光
目前位置:首頁>>嚙踝蕭嚙踝蕭嚙踝蕭嚙踝蕭嚙踝蕭嚙踝蕭>>嚙瘡嚙踝蕭嚙論橘蕭
大地就是一座大清真寺
2008.6.18  9:21:04 PM    伊光編譯  閱讀16395次
 www﹒islamonline﹒net
      [作者簡介﹕威爾•希哈伯現任《伊斯蘭在線》沙里亞部副主編﹐他畢業於艾資哈爾大學法學院﹐獲得伊斯蘭法學碩士學位﹐現在是艾資哈爾大學伊斯蘭法學原理博士研究生。 他專職為《伊斯蘭在線》網站寫作﹐他的個人電郵是﹕wael﹒shihab@iolteam﹒com。]

  我年青的時候在艾資哈爾大學就讀時﹐就知道先知穆聖說過﹐“大地就是一座大清真寺。” 聖訓說﹕“我有五件事﹐是在我之前的先知所未得的真主恩賜。 這五件事之中﹐一件恩賜是大地。 整個大地都給予我和我的穩麥﹐是一座大清真寺﹐也是心靈淨化之地。 因此﹐我的穩麥(弟子們)只要到了禮拜的時間﹐在大地上任何地方都可以禮拜。”《布哈里聖訓集》 我對這段聖訓一直是從字面理解﹐我認為﹐這段聖訓告訴我們﹐穆斯林不論走到哪裡﹐都可以按時禮拜﹐崇拜真主。 但是﹐在不久前﹐我們舉行了一次學術研討會﹐開羅大學政治系教授賽義夫•法塔赫博士應邀發表演講﹐他對這段聖訓的解釋更有深層的涵義﹐使我們得到更多的領悟。

  法塔赫博士說﹐在先知穆罕默德之前﹐所有的先知都不曾承擔向全人類傳播正道的使命﹐而真主的最後使者的出現﹐標誌著真主對全人類的仁慈和憐憫。 全世界的人﹐都得到歸信正道的機會﹐而且不論什麼地方﹐都有隱藏著真主的恩典﹐允許信士們去尋找和開發。 人在大地上生存﹐必須努力工作﹐任何工作都是功修(埃巴代)的形式﹐崇拜真主。 自從伊斯蘭出現之後﹐大地有了新的希望﹐假如全世界的人﹐都把工作看作是禮拜一樣的功修﹐敬畏真主﹐那將是什麼局面﹖ 法塔赫教授的演講發人深省﹐我在會後反復思考﹐對這段聖訓深入探索合理解﹐提高對伊斯蘭現實意義的認識和領悟。

  我們在伊斯蘭法學中﹐經常遇到這個問題﹐就是伊斯蘭法學所依據的經文和聖訓﹐有字面的表意和深入的含義兩個層次的理解﹐對各個時代立法者都是嚴峻考驗。 在《古蘭經》和聖訓中都存在字面意義的詞語“扎希爾”和深層“費格赫”法學原理的區別﹐從扎希爾的文字表面意義﹐深入探討和領會更為深刻的含義﹐成為在一般意義之外的廣泛意義。 例如《古蘭經》中有一句啟示說﹕“真主准許買賣﹐而禁止重利。”(2﹕275) 凡是做買賣﹐都追求利潤﹐但什麼標準是“重利”﹐這就是原則性問題﹐因為前者是被“准許”的﹐後者是被“禁止”的﹐是關係到合法與非法的嚴肅問題﹐含糊不得。 做買賣和重利之間必有明確的區別﹐從而形成法律條例﹐以防某些人錯誤地斷定“凡是買賣都是重利”的謬誤。

  在上述聖訓中﹐“大地就是一座大清真寺”﹐表面的意思是﹐到處可以禮拜﹐但深層的意義是﹐我們的行為﹐在大地任何地方就像進入清真寺大殿一樣。 信士在清真寺中有特別的感受﹕真主就在面前﹐做任何事都像禮拜一樣﹐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清真寺”是一個形像化的結構﹐由此引伸到地球上的大地﹐也是一個形像化的結構﹐那麼﹐清真寺的含義是它的功能﹐這個功能引伸到整個地球﹐這就是清真寺功能的全球化。 穆斯林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如同在清真寺中一樣﹐不僅是禮拜﹐而且是信仰的心情和思想集中在敬畏真主上﹐心中善意﹐行為有功德。 那麼﹐把大地比做清真寺﹐穆斯林應當理解更為深入的四層意義﹕行為的意義、道德的意義、環境的意義和心情的意義。

  第一﹐清真寺中的行為

  清真寺是最講究規則的地方﹐大凡跨步進入清真寺﹐就必須遵循固定的規則﹐例如見人道色倆目﹐進入水房﹐步入大殿﹐抬起雙手高贊“真主至大﹗” 禮拜面向克爾白﹐在伊瑪目身後整齊排列﹐一舉動遵一循先知穆聖確定的禮儀﹐全世界行動劃一。 在禮拜中﹐排除一切私心雜念﹐一心向主﹐思想高度集中﹐懺悔和祈禱﹐在排列中的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穆斯林兄弟。 把這些行為全部轉向社會﹐在社會上遵循規則﹐排除私心雜念﹐一心向主﹐在思考中多懺悔和祈禱。 對待每個人﹐一律平等﹐不論貧富或社會地位高低﹐穆斯林都是兄弟姐妹。 在日常生活中﹐民眾之間有許多交往﹐不論什麼身份和職業﹐只須對人公正﹐有善心﹐在實際行動中立功德。 不難理解﹐日常生活就是功修﹐功修與生活緊密結合﹐就是清真寺中德標準行為。 當你設想大地都是清真寺時﹐功修變成了生活﹐生活也就等於功修﹐信仰與生活結合形成一個整體精神。

  第二﹐清真寺中的道德

  有些人在清真寺內外是兩樣的人﹐在寺內態度和藹、說話誠懇、身上乾淨、衣服整潔﹐討論道德觀慷慨陳詞﹐可是走出清真寺﹐變成另外一個人。 在清真寺外﹐好像從獄中釋放出來﹐表現任性﹐不拘小節﹐說話不檢點﹐衣著不整潔﹐有時說個小謊﹐做生意或工作有時來點小欺詐。 人人都在清真寺中保持高風亮節﹐彼此禮貌﹐熱心社會公益事務﹐這些優秀的行為應當轉移到全社會﹐走出清真寺也是同樣優秀的穆斯林。 禮拜是萬善之首﹐天天禮拜的人缺點較少﹐禮拜是訓練優秀人品的重要方法。 《古蘭經》說﹕“你應當宣讀啟示你的經典﹐你當謹守拜功﹐拜功的確能防止醜事和罪惡﹐記念真主確是一件更大的事。 真主知道你們的作為。”(29﹕45) 如果穆斯林人人都禮拜﹐並且把清真寺中優良表現推而廣之﹐形成社會習慣﹐穆斯林對社會將有更多作為和貢獻。

  三﹐清真寺中的環境

  清真寺中有清靜的環境﹐有專人負責打掃寺院衛生﹐禮拜殿上一塵不染﹐水房間很清潔﹐各處飄著香氣﹐沒有人在清真寺中抽煙。 清真寺是一片淨土﹐禮拜的人心曠神怡﹐坐靜的人寧靜致遠。 在許多第三世界穆斯林國家的鄉鎮﹐清真寺外是另一番情景﹐晴天塵土飛揚﹐雨天道路泥濘、地溝臭氣難聞、牆腳堆著垃圾、許多人滿街倒髒水、行人隨地吐痰﹐ 清真寺多數在穆斯林居民區之中﹐週圍的穆斯林給人印象是最不講究衛生。 假如我們能有“大地就是一座大清真寺”的基本概念﹐也不至於把清真寺週圍弄成這般模樣﹐使人走在穆斯林居住區感到惡心。 穆斯林應當是環保模範﹐愛護自然資源和環境優美﹐使清真寺週圍的河流清澈、樹木繁盛、空氣清新。 清真寺週圍走路的人多半是穆斯林﹐大家心齊﹐出點力氣﹐把環境打掃乾淨﹐把清真寺內的優美環境延伸到寺院外﹐讓人們從遠處看去﹐前面就是一處仙境﹐因為有清真寺。

  四﹐ 清真寺中的心情

  許多人在走近清真寺﹐抬頭看見看見望月樓﹐心裡會有一怔的感覺﹐口中自語說“我的主啊﹗” 一腳邁進清真寺大門﹐心情開始轉變﹐感受到寺院內有真主威嚴的精神力量﹐表現會油然好轉起來。 人的思想有局限性﹐比如走在法院衙門口﹐心中有些緊張﹐行動有些拘束﹐其實都是情緒淺薄的心理反應。 穆斯林在清真寺中﹐就是這樣的心情﹐好像在這裡更容易受到真主的監督﹐不免有些戰戰兢兢。 這樣的心情產生這樣的感覺、這樣的道德、這樣的行為﹐這是優秀品格的人性基礎﹐因為人貴有自知之明精神和自我克制能力﹐ 一切言行根據《古蘭經》和聖訓有所檢點和自我約束。 這樣的精神應當擴展到全社會﹐如公司、商店、學校、工廠、政府機關以及大街小巷﹐待人要公道﹐說話講道德﹐行為有方寸﹐處處謹慎﹐事事小心﹐對社會造成一個穆斯林的好形像。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清真寺基本上維持了一個好風氣﹐證明伊斯蘭的精神永存﹐流芳百世。 但是﹐為什麼我們的表現在清真寺內外有區別﹖ 說明我們不夠言行一致﹐對伊斯蘭功修的理解有差距﹐對照清真寺內外兩種的心態和行為﹐這是明顯的差距﹐在穆斯林之中的自我教育運動大有可為的余地。 如果每個穆斯林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像在清真寺中那樣﹐事事盼望取悅於真主﹐那麼﹐我們的穆斯林社會將成為世界文明的先鋒。

  清真寺是穆斯林的精神堡壘﹐也是我們優秀品行大課堂﹐把我們的知識學以致用﹐用實際行動改善社會環境﹐我們將取得偉大的勝利。 伊斯蘭是真主對人類的恩賜﹐以公正和仁慈達到全人類幸福和天下太平的目標﹐全體穆斯林承擔著一個重大的使命。 我們從現實生活中領會到先知穆聖的教誨﹕“大地就是一座大清真寺。”

(阿里編譯自The Globe as a Masjid by Wail Shihad)

發表、查看關於該文章的評論 將本文章發給好友
伊斯蘭之光工作室(islam.org.hk)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