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之光
  目前位置:首頁>>國際動態>>嚙篇嚙誶財嚙確
貧民銀行家榮獲諾貝爾獎
2006.10.16  3:04:50 PM      閱讀15116次
 
    孟加拉國有一位默默無聞的貧民銀行家穆罕默德•優努斯﹐今年老漢六十六﹐勤勤懇懇走村串街三十年﹐為發展家庭經濟的婦女們提供小額貸款。 星期五(10月13日)﹐消息傳來使優努斯大吃一驚﹐瑞典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決定把2006年世界和平獎授予他﹐並且資助他一百萬美元獎金支持他的貧民銀行。


  他忽然間不知說什麼﹐是興奮﹐是驕傲﹐還是不敢相信﹐他說﹕“我們的努力受到承認﹐但都是那些婦女們﹐幫助我的銀行辦成功的。” 孟加拉語的“格蘭敏銀行”(Grameen Bank)﹐是一個十分謙遜的名號﹐意思就是“為了貧民”辦的銀行。 以小額貸款幫助農村小作坊﹐小手工業者﹐自力更生﹐養家糊口﹐脫貧致富﹐三十年來﹐解救了千百萬家貧困戶﹐成為公眾心目中的慈善事業。 這個諾貝爾獎向他聲明﹐是對他多年來“從事社會基層工作、創造財富幫助社會發展”的鼓勵。


  他說﹐三十年前有一個夢想﹐要創造一個“沒有貧困的世界”﹐援助那些願意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幫助他們實現夢想﹐生產自救﹐為社會創造財富。 他在接受這份榮譽時說﹕“我以為三十年夠長了﹐得到各方面支持﹐事業有成﹐但這個獎勵告訴我﹐一個偉大的理想才是剛剛起步﹐我須繼續努力。”


  優努斯出生在一個中等人家﹐大學畢業之後﹐擔任經濟學教授﹐決心要為貧苦人家服務﹐支持他們與貧困作鬥爭。 三十年前見到一名編竹子小凳的婦女﹐沒有分文資本﹐貸款購買竹子原料﹐加工之後﹐送交收購站﹐還回貸款和利息﹐所剩無幾﹐全家過著吃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當時他曾經想﹕“啊﹗ 我的主啊﹗ 她有能力養活自己﹐但缺少一點資金﹐只能做奴隸工。” 優努斯教授規劃了一次社會試驗﹐他召集了像這位婦女一樣狀況的四十二家手工戶﹐向每個家庭貸款27美元﹐幫助他們擺脫高利貸剝削﹐成為獨立經濟的手工業生產戶。 第二年﹐他全部收回了這些貸款﹐這個試驗宣告成功﹐他逐漸向其他勞動領域推廣﹐自我嘲笑是“格蘭敏銀行”(貧民銀行)。


  他沒有一般銀行經營的常規﹐不須擔保﹐也不用典押貴重物品或房產﹐只須解釋貸款用途和規劃﹐立即放款﹐向借方實行君子信任制度。 三十年來的發展﹐曾經幫助過一億個家庭個體戶創造了事業﹐現在擁有六百六十多萬客戶﹐其中97%是鄉鎮婦女。 她們多數是勤勞能幹的鄉鎮手工業者和養殖專業戶﹐如雞鴨牛羊和魚塘﹐一般的貸款額在二百美元左右。 借貸雙方互相以誠實相待﹐這個沒有擔保和抵押的貸款﹐全憑著借方的自覺到期還錢﹐回還率高達99%﹐只有極少數因為經營不善或天災人禍銀行給予諒解而豁免還債。


  有一位名叫羅夏納拉的客戶﹐他父親去世後﹐家有老母﹐羅夏納拉每天給人家挖土﹐一天勞動只得30塔卡的報酬(相當於五角美元)﹐如果天氣不好﹐沒有工作﹐當天糧食就無著落。 他說﹕“當年我們家窮得叮噹響﹐走到了乞丐的邊緣了。 我貸款購買了二十只母雞和鴨子﹐利用我們家後面的一片荒地﹐養雞養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現在每個月的收入高達6000塔卡﹐等於一百美元﹐成為富裕的雞鴨飼養專業戶。”


  迪里普•庫瑪爾開了一家涼茶館。 他說﹐先後向貧民銀行貸過三次款﹐生意上了三個台階。 第一次貸款是買賣一張賣涼茶的桌子和茶碗﹔第二次貸款購買了一個電冰箱﹔第三次貸款是買手機﹐聯繫業務。 這樣﹐他從一張桌子的小買賣變成了涼茶館老闆。


  優努斯說﹐他現在的貧民銀行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不再是單純的小額貸款﹐而辦起了自己的醫院和食品加工廠﹐目標都是為了解救貧民的困苦生活。 雖然孟加拉國仍舊是世界上屬於經濟不發達國家之列﹐但是由於各種社會服務、伊斯蘭的慈善事業和像優努斯這樣熱心幫助社會發展的企業家﹐這個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狀況在逐漸好轉。 孟加拉國的社會調查發現﹐二十年來社會發展有顯著的進步﹐鄉鎮貧困區困窘狀況有所緩和﹐孟加拉國的人均年收入從1985年的280美元上昇到2006年的440美元。


  (www.islamonlin.enet/English/News/2006-10/13/06.shtml﹐伊光編譯)
 

   
將本新聞發給好友


伊斯蘭之光工作室(islam.org.hk)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