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之光
  目前位置:首頁>>嚙褕事蛛蕭嚙踝蕭>>焦點評論
反恐是新式殖民主義符號
2007.3.26  9:38:04 AM    阿里译  閱讀28029次
 www﹒iviews﹒com
    美國2001年發生的“9-11事件”變成了人類邁入二十一世紀的主要標誌﹐美國政府反應迅速﹐意志堅決﹐在幾個星期之內就決定開展全世界反恐運動﹐針對伊斯蘭向穆斯林世界開刀。 美國宣傳說﹐在以蘇聯為代表的共產主義制度在冷戰中被擊垮之後﹐世人面臨的最大危險是伊斯蘭恐怖主義﹐必須由美國領導的世界反恐消滅之。 布什總統在動員反恐運動時﹐釭5c多次重複說﹕“你們不同我們站在一邊﹐就是站在恐怖主義一邊”﹐他單方確定﹐當今世界不服從美國的規劃都是邪惡的壞蛋。
  五年半之後的今天﹐世人還是不明白﹐反恐的目標是反什麼﹖ 美國內心的意圖何在﹖ 美國描述的“恐怖主義”﹐不是哪個國家、不是什麼思想、也不是具體目的﹐而是反抗強權的策略、戰術或手段。
  美國領導的反恐﹐也是策略和手段﹐以此來動員和鼓動美國社會支持﹐實現美國新保守主義的世界戰略。 美國所追殺的“恐怖”份子﹐都是來自受美國欺壓和剝削的國家﹐他們無力抵禦美國超絕大國強大的先進武器﹐所以選擇在美國最虛弱的地方下手﹐使美國人在全世界沒有太平的地方﹐迫使他們對政府施加壓力﹐停止對外侵略和奴役。 “恐怖”手段是當前國際鬥爭策略﹐使美國強大的武器系統沒有用武之地﹐所有美國人生存的地方﹐隨時有襲擊﹐防不勝防﹐騷擾人心﹐永無安寧。
  美國政府利用弱者的不確定襲擊為借口﹐堂而皇之開展大規模世界反恐戰略﹐將計就計﹐對內恐嚇民眾﹐以此為借口向外擴張﹐對外達到新殖民主義目標﹐戰線漫長到全球﹐所有的國家一網打盡。 所以﹐美國政府賊喊捉賊﹐大造聲勢﹐用恐怖刺激美國人﹐向美國人民暗示﹕由於總統堅持反恐﹐人民才有了安全﹐應當感謝他的智慧和勇敢。 美國也用反恐宣傳向世界各地派遣軍隊﹐在全世界建立了七百多處軍事基地﹐天空飛行著數千個間諜偵察衛星﹐全球軍事佔領地域超過古代羅馬帝國﹐使當年的大英日不落帝國相形見絀自愧不如。 因為恐怖分子秘密作業﹐沒有明確的據點或根據地﹐處處都可能是他們的藏身所﹐美國以世界反恐為名把情報和軍事力量伸向全世界每個角落﹐又以此為借口控制當地政府和自然資源﹐為美國所用。 美國的狡猾戰略﹐把全世界盡收在由美國控制的網絡之中。
  反恐沒有確切的定義﹐體現美國獨裁統治﹐說是就是﹐說不是就不是﹐本拉登昨天是“自由戰士”﹐今天就是“恐怖分子”﹐一切以美國的戰略尺度衡量。 從美國的表現看﹐把反美行為分成兩大類。 第一是恐怖組織﹐不論鬥爭的合法性質﹐只以美國利益為準﹐如哈馬斯和真主黨。 第二是同情者或間接的協助者﹐被認為是同美國離心離德﹐不配合美國戰略部署﹐也被定為恐怖分子之列。
  在前蘇聯解體之後﹐世界上沒有一個有組織的力量有能力對抗美國﹐但只有穆斯林世界例外﹐所以穆斯林是美國反恐頭等目標。 穆斯林世界人口眾多﹐地區廣大﹐佔有豐富的資源﹐因此美國必須採用分化瓦解戰略﹐收買其中軟弱份子和自私集團﹐挑動穆斯林內鬥﹐借刀殺人。 那些被美國利用的親美政權和官僚﹐千篇一律都是腐敗份子和獨裁統治﹐只能為虎作倀用槍桿子維持政權。 對於不順從美國的穆斯林政府﹐被視為“邪惡”勢力﹐歸為消滅之列﹐如阿富汗和伊拉克﹐列於黑名單之上的還有伊朗、敘利亞、蘇丹、索馬里、利比亞等等﹐都是不聽話的穆斯林。 美國的新保守主義戰略家看到﹐只要消滅了穆斯林世界的有生力量﹐便可佔有世界全無敵﹐是繼蘇聯解體後的第二套戰略部署﹐為創建歷史空前的帝國掃清道路。 同時﹐美國對中東豐富的石油儲存垂涎三尺﹐掠奪全部石油資源是新帝國生存的命脈﹐而中東地區唯一可靠的助手是以色列。 美國在中東的一切行動都圍繞著奪取石油資源和保護以色列為戰略基本點﹐目標是控制和奴役所有阿拉伯國家﹐成為美國全球新殖民戰略的一個重要環境。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斯基在最近評論美國伊拉克戰爭時說﹕“美國一直把自己的國家利益放在一切之上﹐在蘇聯瓦解、東歐劇變之後﹐一股狂熱的情緒席卷政界﹐認為歷史已經終結﹐當今的時代就是按美國的理解隨時擺布的時代﹐稱霸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
  歷史上所有的帝國﹐如拿破侖、希特勒、東條英機或斯大林﹐在擴軍備戰發動侵略戰爭的時候﹐都能找到漂亮的借口﹐例如“解放全人類”或“大東亞共榮”。 美國隨意侵略和殺人﹐以“反恐”為符號﹐美其名曰為了“保護世界和平、民主和自由”。
  布熱斯基批評布什總統說﹐發動對伊拉克戰爭是“誤讀”了這個時代的後果﹐他說﹕“在後殖民時代發動殖民戰爭﹐是自招失敗。 這是布什政策的致命缺陷。”

(阿里譯自Global War on Terrorism to Mobilize Americans by Shahid Alam﹔www﹒iviews﹒com/Articles/articles asp﹖ref=IV0702-2330﹐伊光編譯)
 

   
將本新聞發給好友


伊斯蘭之光工作室(islam.org.hk)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