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教菁英

趙錫麟─獲得伊斯蘭博士學位的第一人 

編者按: 

一、本回教菁英專欄自本期起刊出,分別介紹教內菁英人士,並歡迎推薦、投稿。 

二、趙博士苦讀好學,為第一位宗教博士。他為宗教世家出身,熱心宗教事務,任職外交工作,為國效命,服務朝觀團十餘年,廣獲好評,本期特為文介紹。 

趙錫麟,山東益都人,是一位儀表端莊、謙虛、博學、多才的中年人,是教內有學養、宗教知識豐富的學者,給人一種清新、有風度、彬彬有體的感覺。 

趙博士在一個宗教世家、庭訓嚴謹的家中成長。祖父明遠哈智來台後落戶於高雄市,為高雄清真寺創寺元老之一,由於出任台北清真寺董事長而遷居台北。其父襄基先生,係白崇禧將軍任首屆回協理事長時期協會重要幹部之一,在離開大陸乘船來台途中,不幸沉船歸真,留下孤兒寡母相依為命。母親非常賢淑堅強,茹苦含辛把趙博士提拔長大。 

祖父到台北就任時,把愛孫錫麟帶在身邊,以祖代父教誨他成長。趙博士是在清真寺生活長大的孩子,自幼對教門知識、教內事務、濡染薰陶,打下良好的根基。 

少年時期趙博士在台北清真寺與祖父一起生活;以寺為家,就近參加經學班。有幸追隨熊振宗阿衡學習教義,獲益良多。同時參加回協、清真寺合辦的教義培訓班,自小在在追求教門知識,使根基更為深厚。 

在利比亞大學求學期間,十年苦讀,順利完成學業。此期間,深得王世明阿衡、張文達阿衡、定中明阿衡三位長者多年教誨:從為人、處世、禮儀、人生經驗種種,以及三位師母在生活方面照顧與鼓勵,使海外學子得到家庭溫暖,這種特殊際遇,難得而珍貴的。 

自利比亞大學畢業後,趙博士仍感學然後知不足,再進入沙國麥加大學繼續深造,追求更深層宗教學問與研究宗教學識。歷七年認真學習與研究,終於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確屬難得,成為我國有史以來,獲得伊斯倆目博士學位的第一人。 

趙博士學成返國後,原想貢獻所學在教門中服務,後來為了家計,進入了外交部,開始步入外交生活,已歷十餘年,目前任職於我駐沙國吉達分處。 在吉達前後十餘年,對我國每年朝觀團之服務與照顧貢獻良多,深得所有朝艱哈智、哈智們佳評。 

在八十三年至八十五年間,他兼任台北清真寺教長職期間,對教務推動,不遺餘力,每主麻一講,內容豐富、充實、發人深省,使教親們受益匪淺。尤對教內事務、活動、發動義工、擴大服務,為前所未有。趙博士有個習慣:進入寺門後,邊走邊撿垃圾;走遍草坪、樹下,有垃圾不會逃過他的神眼。由這些小動作看,足見他對所成長的地方的環境有著深厚的感情。 

趙博士對教門未來的發展,有以下的看法: 

一、我們宗教來台以後,由於教親分居各地,連絡不易,我們伊斯蘭教是少數弱勢族群,迫切需要更新方法,除了傳統宣教外,應對不同年齡、不同階層,加強連繫。寺外活動空間廣,要發動策劃、慢慢求發展。並吸收新經驗、與企業界、婦女界與其他各族群相容,讓外界多瞭解我們伊斯蘭教。 

二、辦理宣教工作:要加強自己的實力,吸取新知、不斷充實自己、善用專業知識、配合社會脈動,如此才能把伊斯蘭真理用來解決生活需要。 

三、加強下一代宗教知識:透過回教輔導教育,穆斯林其他社交活動,讓我們下一代相互認識,對信仰有正確的觀念,培育彼此深厚情誼,將來進一步邁入社會後對教門、社會、國家有所貢獻。

四、每位穆斯林不但是獨善其身,而且溶入我們社會,以社會互動、社會國家是我們的,如被社會所遺棄則成為非常弱勢族群。因此,凡是需要我們關懷、去參與的活動,我們都應該積極參與,如此,社會大眾才能夠認清伊斯蘭教的真面貌,我們才不會與社會脫節。

  2001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