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對美威脅的回應 

  奧瑪爾說﹕拿證據來 

塔利班當局星期三正式向外界表示他們對美國威脅的回應﹕寧死不屈﹔要抓拉登,請拿證據來。 

阿富汗各地的一千多名伊斯蘭教長被請到首都喀布爾就當前危機局勢進行商討,他們意見將決定本•拉登的未來命運,是否按照美國的要求,無條件地屈從美國的威脅,把他引渡到美國受審和判刑。 美國已經對塔利班政權發出最後通牒﹕交出本•拉登,"活著要人,死了見尸"。 塔利班精神領袖奧瑪爾說,美國拿不出本•拉登的犯罪證據,絕不放人。 他說﹕"我們要求美國政府表現一些忍耐,我們希望他們在動手逮捕真正兇手之前,先找到不可否定的證據。 我們也向美國政府正式聲明過,阿富汗的伊斯蘭政府與他們國家發生的事件沒有任何關係。" "伊斯蘭是人間正道,而那些反對我們信仰的人說我們是他們的敵人。為了消滅我們,他們尋找種種借口。 本•拉登僑居我國,變成了他們的借口之一。" 奧瑪爾向記者表示,本•拉登不可能參預在美國的襲擊事件,因為他的政府對他的活動有限制,他不可能有那麼多的行動自由和通訊手段。 如果本•拉登有犯罪的嫌疑,喀布爾法庭可以對他審判,可以把他的追隨者們置於世界伊斯蘭組織監控之下。 

奧瑪爾說﹕"我們不想製造同美國人的麻煩。 過去我們同美國談判過,現在也準備好了同他們談判。 我們說過,如果有證據說明本•拉登有罪,阿富汗的最高法庭有權對他開庭審判,我們可以接受世界伊斯蘭組織派遣的三國代表出庭監督。 但我們的建議遭到美國的否決。" 

身為塔利班最高領袖的奧瑪爾星期一在與巴基斯坦最高軍事代表團會談後,決定召集全國教長會議,即伊斯蘭舒拉會議,確定有關國策的伊斯蘭法制。 巴基斯坦代表團勸告塔利班政府,如果不能儘快無條件地向美國交出本•拉登,後果將不堪設想,美國將對阿富汗採取軍事打擊。 奧瑪爾說,他將等待聽取舒拉會議的意見,然後才能決定下一步的合法行動。 (Islam Online, 09/19/2001 ) 


塔利班立場強硬,決心抗美

塔利班無視美國的戰爭威脅和最後通牒發表聲明﹕沒有證據,不引渡本•拉登﹔全國動員準備應戰。 塔利班駐巴基斯坦大使阿卜杜拉•扎義夫說﹕"拿不出證據,絕不放人。" 他在伊斯蘭堡對記者說,阿富汗絕不會對美國低頭屈服。 "我們的立場是,美國必須出示明確的證據,我們將根據證據,對本•拉登開庭審判。" 巴基斯坦政府發言人利阿茲•汗說﹕"我們希望塔利班領導要為阿富汗人民的後果著想,應當立即做決定,以滿足國際社會的要求。 巴基斯坦政府深深地關心阿富汗人民,不希望看到他們在新的災難中受到委屈。" 星期四,阿富汗的教長大會決定建議政府鼓勵本•拉登在他自願的情況下離開阿富汗國土。 

教長們同時決議,如果美國膽敢動武,他們將號召發動對美國的聖戰。 這個教令已經在星期五在全國清真寺中宣讀過,但是,扎義夫大使說,這只是個建議,是最高領袖做決策的重要參考。 喀布爾大清真寺伊瑪目在星期五臥爾茲(宣教演講)中說,美國將如同過去侵犯過阿富汗的英國和俄羅斯一樣被打得落花流水。 他說﹕"阿富汗人不要害怕死亡。 美國總統布什已經宣佈,這是'十字軍東侵',所以,這不是只針對阿富汗、阿拉伯人或其他國家的戰爭,這是反對全體穆斯林的戰爭。" (Islam Online, 09/21/2001 ) 


阿富汗舒拉會議聲明

 來自全國的一千多位伊斯蘭教長9月20日星期四在喀布爾舉行緊急形勢下的伊斯蘭舒拉會議,就目前局勢發表如下聲明(摘要譯文)﹕ 大會對在美國發生的襲擊事件表達了哀悼和遺憾,但是希望美國政府對肇事者進行充份調查,而不要對阿富汗發動攻擊。 大會要求美國和世界伊斯蘭組織放手對所發生的事件進行查證,向人民說明事實真相,以便挽救無辜的人民。 

當前的危機應當儘快解除,並且採取必要的步驟防止未來發生類似的錯誤。 本次伊斯蘭學者舒拉會議要求伊斯蘭聯盟(塔利班)政府勸說奧薩瑪•本•拉登在他認為適當的時間志願地離開這個國家到他自己選擇的地方去。 本次伊斯蘭學者舒拉會議呼籲聯合國和世界伊斯蘭組織密切注意布什總統最近的聲明,他描述現在的軍事行動是一次十字軍東征。 這樣的行動名稱使全世界的穆斯林受到感情的傷害,他們在製造世界上的危險形勢。 如果美國無視以上決議而不知克制,一場伊斯蘭的聖戰將根據伊斯蘭法制原則成為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而且將獲得整個穆斯林世界的支持。 

在一個穆斯林國家遭受非穆斯林攻擊的時候,我們的信仰命令我們起來奮鬥,進行聖戰。 如果一個穆斯林國家無力抵抗外來的侵略,整個穆斯林世界就有責任共同對抗侵略者。 當一個穆斯林國家受到非穆斯林進攻的時候,只要不違背伊斯蘭的原則,他們有權要求任何一個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國家的幫助。 譬如在受到美國攻擊的情況下,假如阿富汗和任何其他國家的穆斯林與侵略者合謀或向侵略者提供情報,這個人與侵略者同罪,應當受到死刑的懲罰。 (Islam Online,09/22/2001 ) 

[首頁] 

最後更新日期:2001年0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