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正面詮釋

《古蘭經》61:10—11
“信道的人們啊!我將指示你們一種生意,它能拯救你們脫離痛苦的刑罰,好嗎?你們信仰安拉和使者,你們以自己的財產和生命,為安拉而奮鬥,那對於你們是更好的,如果你們知道。”

一個人的外在行為和表現便是他內心世界的真實映照,善良美好的舉動是發自善良且美好的內心,能給自身和他人帶來快樂並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卑劣惡濁的行為是發自浮躁惡臭和自私之心的根源,會給自己和他人徒增煩惱而易被周圍人孤立和遠離。

魅力的雙唇,源于親切友善的語言;可愛的雙眼,源於善於捕捉別人的優點;苗條的身材,源於樂於將食物與饑餓的人分享;優雅的姿態,源于習慣與美德同行。人若要成為積極向上的人,必須充滿活力,自我反省、自我更新、自我成長,而不要向他人抱怨。

請記得,如果你需要幫助,從現在起善用你的雙手,隨著歲月增長和時間流逝,你會發現,你有兩隻手,一隻拿來自己使用,一隻可以用來幫助他人。


在土耳其,有一個從過去到現在沿襲下來的傳統,每個開在貧民區的小賣部、雜貨店都有幾本厚厚的賬薄,上面記著許多貧困戶買東西賒的賬,密密麻麻地寫著某月某日某人買東西賒了多少錢之類,而賒帳的人基本上都是附近特別貧困的人。這樣的店鋪既給周圍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又變相地保障了特困戶的生存需求,不至於讓他們斷了糧或揭不開鍋。這些店鋪的老闆即使自己周轉困難點,也不會上門催債或不再給欠帳的人賣貨物。

每逢齋月,就會有一些“特殊顧客”來到這些店裡,買點東西,然後悄聲問店裡有沒有困難戶購物的賬薄、可不可以讓他過目。這時店主明白來者的用意,便拿出厚厚的帳簿讓對方看。對方翻看過帳薄後,抑或拿全部帳簿,抑或取其中幾本,告訴店主他願意替那些賒帳的窮人償還債務。結完賬後他和店主一道把帳簿拿到店外,一把火將它們燒掉。臨走叮囑店主替他保密,只需告訴那些欠帳的人他們的賬已經有人幫他們還了。然後消失在人群中。一不留名,二不留任何聯繫方式。對方不說,店主也不問,雙方心中都明白那是行善者與安拉之間的事情,越隱秘越完美。這樣的故事,在每年的齋月,發生在許許多多貧民區的店鋪裡。

《古蘭經》51:15-16

 “敬畏的人們必定在許多樂園中,在許多泉源畔, 接受他們的主所賞賜的。他們在生前確是行善的。”

我們期盼這個世界有更多的善意,但有時候不恰當的善良,反而會加重弱者的傷害程度。帶著目的性的高調行善不是真的善意,真正替受助者著想才是真正的善良。

2016年,南京理工大學做了一件非常受人誇讚的事情。當時,學校貧困生比例大概是28%,怎麼實際有效幫助這些貧困生呢?“不少家境貧困的學生,因為面子原因不願申請貧困生助學金,如果進行公開的評審和公示,難免會傷害一些學生的自尊心。”

怎麼辦呢?

南京理工大學用上了大資料分析,把每個月在食堂吃飯超過60頓,總消費不足420元的學生,悄悄列為了受資助對象。一些學生突然發現飯卡中多出幾百元,十分詫異,之後才得知是學校通過大資料分析學生的刷飯卡資料,比對困難生庫,並結合學生綜合表現的“隱形資助”,不用審核和公開公示,學校直接將補貼款,打進了貧困生的飯卡裡,恰到好處地篩選出了需要幫助的學生,又保護了他們的隱私和自尊心。

什麼是最好的善良?這就是最好的善良。最好的善良,不是表演的道具,而是無痕的溫暖。

在蘇州,有一對80多歲的老夫妻,一直悄悄資助一位大學生。受助者從未見過他們,只知道他們曾是蘇州一所大學的教授。畢業那年,學校組織了一場“困難生畢業見面會”,邀請兩位老人前去參加。那天,兩位老人並沒有出現。代替他們來到他面前的,是一封祝福信:孩子,不見面,是不願你思想上有負擔。唯一希望你健康成長,做個善良的人。真正的善良,從不是刻意做秀給別人看,而是自然而然發自內心,考慮到他人內心感受的真誠。


奧斯曼帝國時期的清真寺,在清真寺最隱蔽最不起眼的角落會設置一個石墩,富人把錢財放在石墩上,窮人可以來取。雙方互不見面,更不認識。設置石墩,是為了讓窮人不必折腰在地下尋找,體面地取走。也讓富人不是把錢扔到地下,以免心生高傲。在角落裡,是最大限度地維護窮人的體面和尊嚴。這一做法,是來自古蘭經的教導“誰維護他人的尊嚴,安拉將來就會維護他的尊嚴。”

中國有句古話說:“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善,欲人知,不是真善”。表達善意,不僅需要善良,更需要換位元思考。因此,想起早幾年看過的一則令人印象深刻的新聞。

某企業家資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全校師生站在黃土飛揚的操場上舉辦捐贈儀式。他們將捐贈的現金取出碼成錢堆,拉著受助孩子在錢堆中拍照。面對數十台攝像機,企業家西裝筆挺,露出標準的笑容,而一旁的孩子,卻很難習慣這樣的大場面,低著頭戰戰兢兢地揪著衣角,滿是不安。

這種所謂的“公益活動”一場接著一場,孩子們則需要一次次地對著鏡頭講述自己悲慘的家境。很多孩子在接受幫助的同時,他們也逐漸失去了樂觀和自信,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洶湧的自卑感。那不是善意,那是閃光燈下的野心;那不是善意,那是自我感動的擺拍;那不是善意,那是沽名釣譽的偽善;那不是善意,那是受人唾棄的傷害;那不是善意,那是有傷他人尊嚴的侵害;那不是善意,那是借他人之弱漲自己之威的惡意。

智慧是善良必不可少的咖啡伴侶,沒有智慧的善良步步驚心。它佔領著道德的制高點,卻又常常好心辦了壞事。誰又能指責這種做法的“善良”不對呢?有些災難性的後果可不是一句“我本意是好的”就能挽回的。我只對“偽善”深惡痛絕,好比那些重陽節領任務敬老的無辜者,為了讓老人成全自己的“偽善”,一窩蜂的跑去折騰老人們洗澡,有的老人一天洗8次,差點沒背過氣去……

對這些人的行為,無論怎麼鄙視都不為過。但最讓人無奈的是愚昧的善良,因為那顆純純的善心卻又是真實的。幸虧一個老人家的話讓我們解惑了:“愚昧也是一種惡。”那愚昧的善良呢?


什麼是善良?人為什麼要善良?對此固定的尺度,也沒有標準的答案。傾盡財物捐助是善,捨生忘死救人是善,但你知道嗎?除了轟轟烈烈的壯舉,很多不起眼的小事,不聲張的體貼也是善。

公車上,一位年輕媽媽背著一個寶寶,後座的姑娘擔心寶寶頭磕到座椅,便伸手輕輕托住了寶寶的頭。或許是怕這位媽媽不好意思,她並沒有提醒,而是就這樣默默托了一路,直到年輕媽媽下車,她才在下一站下車;地鐵上,一位小夥見坐著輪椅的男子不方便,便這麼一手抓住輪椅,一腳卡著車輪,看似若無其事,實際上默默堅持了20多分鐘,直到這位男子下車。

行善之人的內心總是被善所填充,從他們的眼睛裡,行為中折射出的是善所給予他們的平穩。純潔的氣質,散發出的是善所培養出的和藹,有同情心的美德。

《古蘭經》17:7

 “行善之人,自受其益,而行惡之人,必然自受其害。“如果你們行善,那麼,你們是為自己而行善;如果你們作惡,那麼,你們是為自己而作惡。”

這是無法改變的自然規律,心中無善,便只會落得空虛無助的境地。因為心中無善,所以,總會被私欲所牢牢控制,滋生的便只有怨恨和貪婪的負面情緒。因此,善從不是束縛,而是幸福的前提。

一位學生考上大學,為沒有學費全家發愁,父親拿著僅有的1000塊錢找他的朋友打麻將,第二天就湊夠了我的學費。幾年後父親突然說要去和朋友打麻將,拿了3000多元,第二天輸得一毛都沒剩。父親平時不打麻將。後來我才知道父親朋友的兒子考上了大學。這是一場輸贏已定的賭局,但背後更是彼此心照不宣的善意。

有時候,生活中的善良,並不是一定要做點什麼大事,而是就是多為別人著想一點,多在行動上照顧別人一點,做一個善良的人其實並沒多麼的難。

《古蘭經》2:285

 “各人要享受自己所行善功的獎賞,要遭遇自己所作罪惡的懲罰。”

善良是一種美德,行善不僅可以幫助別人,也可以幫助自己。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用善行感染周圍的人,也會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美好!幫別人,就等於種下善的種子,最終收穫的是自己的善報因緣。


善良從來都是一種超乎因果聯繫的東西,善心造就善行,而善行孕育善心。如果善良有原因,它就不再是善,如果善行要求結果,那也不能稱為善良。善良的範圍從來不是狹隘的,它不僅是金錢物質上的贈予與幫助,更可以是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

比如,開車的時候,遇見行動不便的人,多禮讓而不是一直按喇叭催促;比如,家裡扔垃圾的時候,提前打包好廚藝垃圾和碎玻璃,小心環衛工人受傷感染;比如,坐電梯的時候,可以幫忙按一下開門按鈕,以防電梯門夾到人。

善良其實很簡單:看見人家牆要倒,如果不能扶,那麼不推也是一種善良;看見人家喝粥,你在吃肉,如果不想讓別人吃,那麼不吧搭嘴也是一種善良;看見人家傷心落淚,如果不想安慰,那麼不幸災樂禍也是一種善良 ......

一切以方便他人為目的的自我約束行為,均可以視作善良。善良,不是故意做給誰看,也不是想去感動誰,而是繁雜社會之中,給自己良心的一個交代。感謝人世間所有不動聲色的善良!也願歷經滄桑的我們,能一直有一顆安然向善的心。當一種善良變成一種習慣時,就會昇華為一種傳統乃至一種文化。


《古蘭經》99:8

 “行一個小螞蟻重的善事者,將見其善報;作一個小螞蟻重的惡事者,將見其惡報。”

行善不僅是你主觀的每一次善舉,阻止他人行惡同樣也是善行。而賞善罰惡會引導人們根據賞罰制度的不同,去選擇自己要做的事情。因為人們總是趨利避禍,如果規定當一個人做了一件好事的時候,他可以得到自己所做好事的回報,然後他又幫助和引導別人去做類似的好事。別人所做的每一件好事當中都會有他的回報,這樣在社會中會形成一種爭相行善,幫助他人行善的好風氣。

《古蘭經》101:8--11

 “至於善功的分量較輕者,他的歸宿是深坑。你怎能知道深坑裡有什麼?有烈火。”

一個人作惡,並且影響他人也一起作惡,不僅自己要承擔自己的罪責。而且,還要承擔他所受影響者所犯錯誤的部分責任,這樣的話很多人就會懸崖勒馬、遠離作惡。因此,每一個人在生活當中應該成為社會正面影響的傳播者,並且還要幫助更多的人一起進步,豈不是快樂的事情?賞罰制度的建立,就是為了激勵人們在好事上爭先恐後,在惡事上遠離禁止。

《古蘭經》101:6--7

 “至於善功的分量較重者,將在滿意的生活中;

常言道:好人有好報,我也總這樣認為,可卻始終忽略了一個道理,善心一定會有所回報,可是為了回報而做出的善舉,其真正的意義便不再是善了。如果抱著這樣的想法,你只會覺得善行是一種負擔,我們選擇做一個好人,做善良的事,從不是為了回報,只是因為這是對的和應該做的,只是為了成為更高尚的人,而不是深受枷鎖。

當我們無法要求身邊的人同我們一樣時,我們能做的便是盡自己所能,遲早有一天我們的努力會有所回報,而我們拼盡全力所保護的人也會如我們所願健康而快樂的活著。如果這個世界還不夠好,不是因為善行無善報,而是我們的善良還太少,太單薄。讓我們懷著善意的心去看世界,做善舉,你才能真正的自受其益。因為,人有善念,天必佑之,所以,不管我們從事什麼工作,不管我們扮演什麼角色,要守護好一顆善良的心,不用擔心我們的善良沒有人能看到,當你看到醜陋的變得越來越美,當你發現一花一草都在對你微笑,當你發現每件事都充滿順緣,當你發現身邊的人越來越喜歡你,這可能就是善良的回報!

《古蘭經》2:112

 “不然,凡全體歸順安拉,而且行善者,將在主那裡享受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沒有 憂愁。”

因此,一個人有善心且積極行善,最終將收穫福報而看到人生的美好。有善心為避免在浮躁生活中迷失自我,保持善心為避免被周圍不良行為影響帶偏,有善行為改變浮躁生活中的冷漠,保持善行,為影響帶動身邊人步入正道,一同積極行善,共創美好友愛生活,共迎幸福美滿人生。

【來源:“我們雜誌”】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