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穆斯林資訊 >> 港臺新聞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中國與東南亞地區伊斯蘭研討會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伊斯蘭之光    作者:伊斯蘭之光
熱度2524票  瀏覽189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8年7月13日 12:53

  由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文化中心、香港中國文化心、香港城市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聯合組織的“中國與東南亞地區伊斯蘭研討會”,於2002年11月28日至2002年12月1日在香港城市大學隆重舉辦,來自中國、美國、印尼、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三十多名學者,參加了研討會。與會學者以:(一)信仰與遷移﹕伊斯蘭在東南亞及中國的傳播;(二)裂痕與運動﹕建構東南亞及中國的伊斯蘭世界;(三)瞭解伊斯蘭教及社會發展,為主題進行了研討。

(相關鏈結:http://www.islamsymposium.cityu.edu.hk/program_new.htm#28 )

  

研討會講題內容摘要及講員簡歷

  

我看伊斯蘭

  

張信剛 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

開幕致詞摘要

  

我對伊斯蘭教感興趣的三個主要原因︰

  

  首先是源於我對穆斯林的接觸,由小時候在山東的鄰居,以至到後來在美國洛杉磯我的一位埃及裔博士生等經驗,都令我覺得穆斯林較其他世界性宗教的信徒有更強的自我身份認同。

  

  第二,我對伊斯蘭教在七至八世紀於亞、非、歐三洲以驚人的速度擴張,以及其文化(包括法律、哲學、藝術及科學等方面)在以後幾個世紀的迅速發展都有深刻印象。在歐洲文藝復興之前,伊斯蘭社會對人類的影響是巨大而持久的。再者,人們一旦接受了伊斯蘭教的生活方式,就不會輕易改變。

  

  第三,我對近幾個世紀以來非歐洲社會對歐洲文明稱霸世界的回應方式很感興趣。當東亞社會適應下來,很多與歐洲有更長期的接觸的伊斯蘭社會卻沒有調適到西方主導的現代生活方式,仍在尋求伊斯蘭信仰與現代科技的平衡點。基於對文化演進的興趣,我對伊斯蘭今後的發展有濃厚興趣。

  

關於講者

  

  張信剛教授自1996年起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及大學講座教授,曾任美國匹茲堡大學工學院院長(1994-96)、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創院院長(1990-94)及美國南加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1985-90)。

  

  張教授出生於中國遼寧省瀋陽市,於1962年獲得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學士,1964年獲美國史丹福大學結構工程學碩士,1969年獲美國西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博士。張教授著有超過一百篇學術論文,編撰研究專論兩部,以中文發表之著作四本及其他一般著作數十篇。張教授獲頒授法國國家榮譽軍團騎士勳章並為英國皇家工程學院外藉院士;今年,他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金紫荊星章。

  

  張教授亦任香港文化委員會主席、香港創新科技顧問委員會委員及香港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委員。

  

* * * * * * * * * * * *  

改變中的伊斯蘭主義

  

Professor Fawaz Gerges

Sarah Lawrence College (New York)

主題演講摘要

  

  本文將探究好戰的伊斯蘭主義在近二十年的政治及文化本質上的改變。探討的問題包括:究竟是什麼因素促成其由 ‘攘內敵’ (al adou al qareeb) 轉變成 ‘抗外敵’ (al adou al baeed) 的策略取向?有什麼動力在背後推動和啟發是次價值重構?這一改變又有多實在?由此,我們如何解讀伊斯蘭教發展的新趨勢?本文根據作者多年來與伊斯蘭激進組織各層人員的大量訪問記錄而著,有助我們全面地分析伊斯蘭主義的未來發展方向。

  

關於講者

  

  Professor Fawaz A. Gerges 現為紐約莎拉勞倫斯學院國際及中東研究之Christian A. Johnson Chair,亦為美國廣播公司 (ABC) 顧問及新聞評論員,並活躍於各大國際電子傳媒網絡如英國廣播公司 (BBC)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 (CNN) 等。於倫敦大學經濟學院及牛津大學分別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曾任教於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及於普林斯頓大學任研究員,獲多項學術研究獎。經常於專業學刊及各大報章 (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阿拉伯報章 Al Hayat等) 發表文章,著作包括:The Islamists and the West: ideology vs. pragmat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 forthcoming 2002); America and political Islam: clash of interests or clash of cult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s approach toward Islamist movement (New York: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1999); The superpowers and the Middle East: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1955-1967 (Oxford and Westview Press, 1994)。過去兩年,在六個阿拉伯國家進行大量有關伊斯蘭與西方關係之實地研究。

  

* * * * * * * * * * * *   

不同宗教之間的基本融合﹕理解宗教原型及宗教象徵的問題

  

Professor Nurcholish Madjid

The University of Paramadina, Jakarta

論文摘要

  

  東亞及東南亞地區以其多元宗教而著名。在伊斯蘭教的角度,此地區是伊斯蘭信仰群體的一部份。有關伊斯蘭文明化過程的學術研究指出,在公元前1000至1500年間,穆斯林人口形成的分佈帶,由西南至東北,始於撒哈拉沙漠經過中東及中亞地區以至伸延到戈壁,因此伊斯蘭教對東半球的文明發展模式有深厚影響。在與本土的宗教及生活方式的交流之中,伊斯蘭教既「給予」亦「吸收」了各種文化要素。先知穆罕默德經常提醒其信眾要不斷追求知識,為此甚至遠至中國亦要去。在此提及中國,意思不單單指要面對遙遠距離的挑戰,同時亦指出知識並不受地域的限制,在世上任何地方都有存在。穆罕默德的一句名言亦呼應此原則 --「智慧是信教者的失物,任何人發現都可將之據為己有」。在伊斯蘭教聖書《可蘭經》中我們找到更實在的例子,即使伊斯蘭教、猶太教以及天主教被分別指名為「閃米特人的宗教」(Semitic religion) 或「亞拉伯罕的宗教」(Abrahamic religion),但《可蘭經》中亦聲稱神派遣了使者到每一個國度;穆罕默德亦說過在總數124,000位先知之中,有300多位是神的使者。

  

  由此可見,「閃米特人的宗教」或「亞拉伯罕的宗教」之間的分別,純粹基於地域的分野以及文化環境之不同,而不是宗教性質的不同,道理如同《可蘭經》中提及神並沒有派使者到其語系之外的社群之中一樣。伊斯蘭教的宗教性事實「信奉仁愛」是普遍性的;伊斯蘭 (Islam) 一詞的原意 – 「在和平之中向神交出自己」等等都說明各宗教的性質根本相同,如《可蘭經》中提及,伊斯蘭教是所有先知的宗教。從所有宗教的原型意思來看,不論宗教的象徵主義有何不同,他們的信念都應該是共融的,基本上沒有不同,更枉論會互相排斥衝突。不能正確認識象徵主義,反將太大注意力集中在宗教形式之上,會令人難以了解宗教的真正信念。先知穆罕默德說過︰「我們,先知們,我們的宗教只有一個;先知們都是出於同一父親的兄弟」。當今所有宗教所面對的挑戰,是要向他們的信徒反覆灌輸如何摒除各宗教的表面象徵及形式,正確認識及接受不同宗教的智慧。

  

關於作者

  

  Professor Nurcholish Madjid 為印尼雅加達University of Paramadina校長,兼任印尼科學研究院(LIPI)高級研究員以及Syarif Hidayatullah伊斯蘭研究院講師,亦於該校取得其學士及碩士學位。1994年於美國芝加哥大學獲伊斯蘭研究博士學位。研究範疇包括:哲學思想、伊斯蘭改革主義、伊斯蘭文化、宗教與政治、宗教社會學、發展中國家政治等。著有大量以神學、政治、社會及以現代社會中的伊斯蘭為題材之書籍及論文。為印尼著名政治及社會評論家,以支持民主化、人權、多元主義及對宗教採開放態度見稱。長期為印尼人權組織 (KOMNAS HAM)服務,亦為印尼穆斯林知識份子聯會(ICMI)之骨幹成員,在促成推翻蘇哈圖政權中擔當重要角色。

  

* * * * * * * * * * * *  

全球化的挑戰以及伊斯蘭信仰社群的回應

  

Professor Riaz Hassan

Flinders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論文摘要(全文)

  

  伊斯蘭教為全球第二大宗教,信徒估計約有十二億人,佔二零零零年全球人口百分之二十。其中有八億信徒聚居於四十五個穆斯林佔多數的國家,其餘四億則為少數族群分怖於一百四十九個國家。傳統以來,穆斯林學者皆推動伊斯蘭信仰社群 (Islamic Ummah)概念 – 即四海之穆斯林皆屬同一群體。此概念對於我們理解歷史及近代的伊斯蘭紛爭十分重要。本文將解構伊斯蘭信仰社群的發展和演變,以及其在當代紛爭中扮演的角色,從而解構伊斯蘭世界中的政治、社會及經濟現狀。本文利用實地考察資料去闡述伊斯蘭信仰社群意識在東南亞、南亞、中亞以及中東地區的出現。另一方面,亦會探討全球化過程對信仰社群的影響,及過程中如何塑構出伊斯蘭運動中「混合派」(hybridity) 及「原型派」(authenticity) 之間的鬥爭。最後,作者將從社會學角度出發剖析上述鬥爭對伊斯蘭信仰社群及世界的影響作總結。

  

關於講者

  

  Professor Riaz Hassan 現為南澳洲菲林德斯大學社會學教授,以及耶魯大學社會學系之客座教授。曾於洛杉磯加州大學及印尼Gadjah Mada University 任客座教授。自1996年起,致力於研究印尼、巴基斯坦、哈薩克及埃及等地之伊斯蘭宗教狂熱現象,成果集結於新近出版之Faithlines: Muslim conceptions of Islam and socie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現擴大研究範圍至伊朗、土耳其及尼日利亞。其他著作包括有︰Singapore: society in transition,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A way of dying: suicide in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Families in flats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77); Suicide explained: 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 (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1995)。經常於多份專業學報發表論文。現為澳洲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 * * * * * * * * * * *   

東南亞地區之伊斯蘭教派

  

Dr Peter G. Riddell

London Bible College, Brunel University

論文摘要(全文)

  

  十六至十八世紀期間,蘇菲學說 (Sufi thinking) 乃東南亞地區伊斯蘭教神學學說中的代表者。期間,不斷改革的蘇菲學者們就探求如何調和神秘規條以及傳統教法 (Shari’a)進行多次辯論。十九世紀東南亞進入西方殖民時代,亦是東南亞地區伊斯蘭發展的分水嶺。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地的穆斯林從舊有蘇菲學派所主張的神學學說,逐漸轉向接受非蘇菲派的現代學說。直到二十世紀,各學說趨於歸一,傳統學者共同組織起來。但另一方面,現代主義者及後現代主義者嘗試以現世挑戰的角度,重新解釋《可蘭經》。蘇菲學派亦發展出其獨特的現代主義。進入二十一世紀,極端伊斯蘭主義亦在社會及經濟的混亂中冒起。本文將勘查五個世紀以來伊斯蘭教在東南亞地區的發展,嘗試將馬來西亞及印尼穆斯林的不同聲音、理念及學派分門別類。

  

關於講者

  

  Dr Peter Riddell 於澳洲國立大學跟隨 Professor A. H. Johns 學習,並取得東南亞伊斯蘭研究博士學位。曾於澳洲國立大學、印尼Institut Pertanian Bogor及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任教。自1996年1月起任英國Brunel University,London Bible College伊斯蘭研究中心主任以及伊斯蘭研究及語言學高級講師至今。著作包括Transferring a tradition (Berkeley: Centres fo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0); Islam: essays in scripture, thought and society (edited with Tony Street, Leiden: Brill, 1997); Islam and the Malay-Indonesian world: transmission and responses (London: Hurst Publishers;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and Singapore: Horizon Press, 2001)。

  

* * * * * * * * * * * *  

近代東南亞與中東關係之發展

  

Professor Fred R. von der Mehden

Rice University

論文摘要

  

  本文將評估近期東南亞與中東的關係及局勢發展,從歷史角度出發帶出本文主題的概念架構。本文提出當代地區關係發展之相互影響是由幾個連鎖的因素所組成:地區安全與經濟的考慮、本土政治壓力及宗教的溯源。本文有提及一些與中東地區較少聯繫的東南亞國家如寮國、柬埔寨、越南及緬甸;有少數伊斯蘭族群的國家如星加坡、菲律賓及泰國等,但以集中討論馬來西亞及印尼的連續發展模式為主,而九一一事件的影響亦會包括在分析之內。

  

關於講者

  

  Professor Fred R. von der Mehden為萊斯大學政治科學系名譽退休教授。於1957至1968年間任教於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並兼任東亞研究學系主任,1968年至1970年間任萊斯大學政治科學系教授。其著作及講學內容主要集中於東南亞的政治及宗教發展。有關伊斯蘭研究的著作包括:Religion and nationalism in Southeast Asia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68); Relig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Southeast Asia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1986); Two worlds of Islam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1993)。曾任職高級編輯,參與《牛津百科全書:伊斯蘭在近代世界》的編輯工作,亦有為多本有關亞洲伊斯蘭研究的書籍撰稿。

  

* * * * * * * * * * * *  

中國伊斯蘭教歷史概述

  

吳雲貴 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論文摘要

  

伊斯蘭教在中國的發展有悠久的歷史。本文將按史料對中國伊斯蘭歷史作出簡述,又會探討其與中國歷代皇朝政府及民眾的關係。本文之重點在於研究伊斯蘭教在中國的本土化過程,突出現今中國伊斯蘭教中所富有的中國特色,理解伊斯蘭教為中國五大宗教之一而非外國宗教。

  

關於講者

  

吳雲貴教授於1964年畢業於遼寧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長期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內從事伊斯蘭教研究至今。曾赴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哈佛大學研修。歷任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等職務。現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著有《伊斯蘭教法概略》等專著多部,發表論文六十餘篇。

  

* * * * * * * * * * * *  

宗教世界與世俗國度:

伊斯蘭教在東亞及東南亞對性別及日常生活的規範

  

黃麗嫣 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

論文摘要(全文)

  

  本文將探討伊斯蘭政治(或伊斯蘭主義)與東亞及東南亞世俗國家之關係。在歐洲,世俗國家是政教分離過程之歷史產物,但在東亞及東南亞地區(以至世界各地),此概念則是經由歐洲殖民主義引入。後殖民時代在東亞及東南亞地區所建立的世俗國家架構,包括那些沒有實際被殖民的國家如中國、日本、韓國及泰國等,亦以該時期之經驗作藍本。雖然在此地區的世俗政治是以反殖民以及民族主義為中心,但是其中所提倡的政治世俗主義,無論是民主主義、法西斯主義以及共產主義,都非本土產生而是源於歐洲。

  

  東南亞地區建立伊斯蘭國家的訴求源於二十世紀中的反殖民運動,其後轉變為反世俗主義及反西方主義陣線之中。自此伊斯蘭主義成為一種主要的反對勢力,至今仍扮演重要的角色。伊斯蘭政治的基本訴求,並不只是以一種世俗政體(如民主主義)取代另一種政體(如共產主義),而是要取代整個國家制度。作為一種反對的政治勢力,成為伊斯蘭國家的訴求只是代表小眾的意願,但亦是一種有回響、受注意及有組織的訴求。此意願與伊斯蘭教對性別及日常生活的規範掛勾,尤其是對女性的全方位限制。為何控制女性是建立伊斯蘭國家的一種策略?作者認為伊斯蘭教對性別及日常生活的規範是建構伊斯蘭國家的基礎,因為後殖民地時代的伊斯蘭國家概念乃建構於世俗國家這一世界性慣例之上。除了伊斯蘭國王統治(caliphates)及伊斯蘭君主國制度(sultanates)等歷史參考之外,建構的過程都傾向採用與世俗國家的相對面。因此,對性別及日常生活的規範成為反世俗政體的最佳方法 – 以父系家庭為社會單位,而非以個人主義為基礎的市民身份作單位;以宗教集會建立無分歧社會,以消除官方領域與非官方領域的分野;以宗教作為國家團結基礎,而不再是理性論政體中的微不足道的一個項目。作者將比較區內各伊斯蘭國家建立的過程及其含意。但要注意不要將此過程異常化,因為在其他宗教中都有建立反世俗政體的同等意圖。

  

關於講者

  

  黃麗嫣博士為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兼任東南亞研究中心之課程統籌。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及新加坡國立大學。人類學家,研究興趣包括宗教與意識形態、國家演進、種族劃分及民族國家主義、性別與發展等。曾於東南亞各國進行實地研究,專業於尤其在印尼廖省(Riau)地區為主的馬來亞世界之建構。宗教研究方面,曾從民族誌學的角度就佛教、中國宗教、伊斯蘭教及世俗主義作研究。又曾與聯合國、各國政府、本土社群及非政府組織等合作推行發展事務。發表大量學術研究文章報告,新近編著書籍包括有The Pacific Review 15(4): ‘Exploring the new fault-lines in Southeast Asia’ 以及快將出版之 Political fragmentation in Southeast Asia: alternative nations in the making (Routledge-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outheast Asia Series)。

  

* * * * * * * * * * * *   

東南亞的伊斯蘭教、民主化及公民社會

  

Dr Syed Farid Alata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論文摘要(全文)

  

  本文將從一個概括性的層面,附以馬來西亞及印尼兩地作例子,去研究伊斯蘭教、社會科學以及公民社會之間的關係。馬來西亞及印尼兩地的公民社會在過去十年內不斷冒起的同時,我們對伊斯蘭教以及社會科學所扮演的角色需要重新認識。本文將圍繞公民社會的概念,對意識形態和烏托邦的研究,以及將知識「伊斯蘭教化」等方面作出討論。

  

關於講者

  

  Dr Syed Farid Alatas 自1992年起任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至今。於新加坡學習,1991年在John Hopkins University 獲社會學博士學位,曾於馬來亞大學東南亞研究學系任教。著作包括︰Democracy and authoritarianism: the rise of the post-colonial state in Indonesia and Malaysia (Macmillan, 1997),現正撰寫其第二本有關哲學及社會學的書。

  

* * * * * * * * * * * *   

從麥加到雅拉︰當今泰國伊斯蘭教的身份定位

  

Dr Saroja Dorairajoo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論文摘要(全文)

  

  本文將探討伊斯蘭教在泰國南部地區的現狀。泰國有八成的穆斯林均聚居於南部與馬來西亞接壤的四個省份,包括︰Pattani、Yala (雅拉)、Narathiwat 和Satun、他們大多會說馬來語以及奉行伊斯蘭教中的遜尼派 (Sunni)。該地區素以伊斯蘭分離份子的集中地而聞名,力求從佛教徒為主的泰國分裂出去,使南部的穆斯林群體均被視為危害國家一體性的威脅。但作者研究卻發現,今日的穆斯林利用宗教去突顯他們不再是國家的威脅,以及成為國家一份子的意願。

  

關於講者

  

  Dr Saroja Dorairajoo 為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1987年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取得社會學榮譽學士學位;1990年於俄亥俄州立大學取得人類學碩士;1997年於美國康乃爾大學取得東南亞研究碩士;2002年於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現正籌備其有關亞洲伊斯蘭教和飲食的著作。

  

* * * * * * * * * * * *   

菲律賓的穆斯林少數族群

  

Professor Abhoud Syed M. Lingga

Institute of Bangsamoro Studies in Cotabato City, Philippines

論文摘要(全文)

  

  菲律賓的穆斯林 (一般被稱為Bangsamoro)與印尼、汶萊及馬來西亞的穆斯林在歷史、文化及宗教上都有緊密聯繫。但由於他們歷史起源於菲律賓立國之前,因此他們比其他地區的穆斯林面對多一重的抗爭 – 就是爭取自主獨立的強烈願望。本文將探討菲律賓穆斯林的宗教與民族主義如何融合,以促成伊斯蘭復興與及重建他們失去的自主。

  

關於講者

  

  Professor Abhoud Syed M. Lingga為菲律賓穆斯林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研究範疇包括有關菲律賓穆斯林的經濟、文化、教育及政治事務。活躍於多個非政府組織,又參與多個民答那峨 (Mindanao) 地區的公營及私營機構的外務工作,亦於民答那峨州立大學任教伊斯蘭研究。著有大量有關菲律賓穆斯林及伊斯蘭教之論文,發表於多份本地及國際學刊中。

  

* * * * * * * * * * * *   

馬來西亞的 「中間路線」﹕世俗主義與神權政體的緊張關係

  

Dr Norani Othman

Universiti Kebangasaan Malaysia

論文摘要(全文)

  

  二零零零年十月,即美國世貿中心恐怖襲擊後數星期,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宣稱馬來西亞為伊斯蘭國家。此言論令人憂慮,但其實在馬來西亞,成立及重構為伊斯蘭國家的討論已不再新鮮。自從伊斯蘭政黨於一九九零年在吉蘭丹州獲得州政府多數議席後,應否成立伊斯蘭國家便引起廣泛公眾討論。事實上早在八十年代初,以成立伊斯蘭國家為根本政治目的之伊斯蘭政黨已公開擁護極端伊斯蘭政治思想,引入體現伊斯蘭國家的政治、社會、道德等新制度。此現象不單單出現在馬來西亞,而在全球所有的伊斯蘭復興運動都在提倡恢復為以往在穆斯林社群中出現過的宗教性國家。馬哈蒂爾的宣言,一方面主張馬來西亞為一個伊斯蘭國家,但另一方面卻沒有清晰地否定其為世俗國家。這種政治上的矛盾不是本文的焦點所在。馬來西亞獨立運動的基礎是世俗化的,雖然在聯邦憲法上沒有特別註明,但根據歷史資料,法律及憲政學者大都認為馬來西亞是要成為一個世俗國家,而伊斯蘭教作為法定宗教,其角色只限於儀式上。

  

  本文並不是要探討究竟馬來西亞是否一個伊斯蘭國家,而是要指出馬來西亞政體中的「二元性」及「混合性」,以及其法律制度之「既非世俗、亦非神權政治」的特性。馬來西亞似乎選擇了「中間路線」以平衡兩種相對的需求。一方面要保持國民的自由,尤其是當中的非穆斯林人口;另一方面又要顧及自獨立運動以來所承諾的多項伊斯蘭化政策。在此情況之下,最重要的問題是馬來西亞能否保持其中間路線,而不屈服於日漸上升的伊斯蘭政治勢力之下。

  

關於講者

  

  Dr Norani Othman,社會學家,馬來西亞國立大學之馬來亞及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及副教授,兼任德國柏林高級學術研究中心支援研究員。研究範疇包括社會及社會學理論、第三世界的學術發展、伊斯蘭社會理論、女性權益、宗教及性別研究等。現為馬來西亞著名女性伊斯蘭組織 Sisters in Islam 主席。編著書籍包括﹕Malaysia Menangani Globalisasi: Pelaku atau Mangsa? [Malaysia’s experience of globalisation: actor or captive?] (with Sumit K. Mandal, UKM Press: Bangi, 2000);Capturing globalisation (with James Mittelman, Routledge: London, 2001)。現正於馬來西亞國立大學進行有關選舉制度改革之研究。

  

* * * * * * * * * * * *  

於國際都會尋找蘇菲學說︰印尼世界性穆斯林和深層靈性

  

Dr Julia Day Howell

Griffith University

論文摘要(全文)

  

  本文將研究新一代的世界性穆斯林 (cosmopolitan Muslim) 如何在現代化中的東南亞社會重新發現和繼承蘇菲學說 (Sufism) 這一種被認定為落後和專制的伊斯蘭學說。蘇菲派的學者和組織,以雅加達數間革新的伊斯蘭高等教育學府為中心,建立了一個強大的網絡。有系統的培訓,加上以學術研究及理性批判作背景,使信徒對《可蘭經》有更深切的了解,從而加深他們的虔誠以及追求深層靈性的熱切。蘇菲派因而擺脫以往等級化、專制及模式化的形象。由此可見,當我們從社會學角度研究伊斯蘭宗教現象時,必須同時了解全球化以及現代化帶來的社會動力如何改變人們對宗教的期望。

  

關於講者

  

  Dr Julia Day Howell 為人類學家,自七十年代起研究印尼的宗教以及亞洲和世界各地的新興宗教運動。九十年代起專注研究城市中的傳統蘇菲學說以及現代化的蘇菲學說。於史丹福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現為澳洲Griffith University國際商業及亞洲研究系高級講師以及宗教演變及宗教意識研究小組主任。

  

* * * * * * * * * * * *  

穆斯林在中國:漢化或是分離主義

  

Professor Dru C. Gladney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論文摘要(全文)

  

  中國的穆斯林至今仍然面對著一千四百多年來與中國社會共存的挑戰。九一一事件後打擊恐怖主義的熱潮,加上中國社會逐漸走向全球化,令穆斯林在中國遇到更多新挑戰。中國穆斯林一直生活在一個與他們的文化格格不入的社會中,作為東亞地區中最大的穆斯林群族,他們的宗教身份經常受到威脅,處景荒涼。本文將探討中國穆斯林作為少數族群的身份認同問題。作者認為,中國穆斯林安於其「少數」的身份,主要因為伊斯蘭教義中提倡的與本土文化融合有關。此論點與其他中國伊斯蘭研究所提出伊斯蘭無可避免的反叛性,以及少數穆斯林必然是非伊斯蘭教國家的問題等論點背道而馳。除了完全融合於中國文化之中或選擇分離之外,從伊斯蘭教在中國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發現穆斯林族群還有其他的選擇。

  

關於作者

  

  Professor Dru C. Gladney 現任美國夏威夷大學亞洲研究及人類學教授。曾撰寫的學術文章及書籍超過五十篇,其中包括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nd edition); Ethnic identity in China: 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 (Harcourt Brace, 1998); Making majorities: constituting the nation in Japan, China, Korea, Malaysia, Fiji, Turkey, and the U.S. (Edito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及 Dislocating China: Muslims, minorities, and other sub-altern subjects (London, C. Hurst, 即將出版) 。 如欲查閱作者的網上文章及研究項目,請參閱 www.hawaii.edu/dru。

  

* * * * * * * * * * * *   

空間政治︰香港清真寺從殖民地到後殖民地時化的論爭

  

何偉業 先生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學部博士候選人

Rotary Ambassadorial Scholar, Institute of Arab & Islamic Studies, University of Exeter, UK.

論文摘要

  

  一九九七年,香港主權由英國的殖民統治回歸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政權之中,全球均注視香港宏觀局勢的轉變。然而,有關香港少數民族的史實卻一直被忽略。作為穆斯林社群的聚集點,清真寺成為伊斯蘭化與本土文化和政治的競爭據點,其設計和分佈亦可以顯示出香港穆斯林少數族群從港英殖民到現在中國人管治之歷史。

  

關於講者

  

  何偉業先生現為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學部博士候選人及英國艾希特大學阿拉伯及伊斯蘭研究中心扶輪社大使學者 (Rotary Ambassadorial Scholar) 。於香港樹人學院取得社會學文憑、香港科技大學取得碩士學位。研究範疇包括:伊斯蘭研究、民族誌學、社會理論及神學。曾參與伊斯蘭研究國際性學術會議並發表文章,包括︰1999年於伊朗德黑蘭參與World Congress on Mulla Sadra;美國華盛頓佐治城大學穆斯林與基督徒相互了解中心舉辦之第二十九屆穆斯林社會科學家年會︰廿一世紀的回教社會 (Islam and Societ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著作見於 Journal of Muslim Miniority Affair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Islam in the Modern World Newsletter (ISIM Newsletter); Research on the Hui (即將出版)。

  

*如英文文本與中文譯本有歧異,概以英文文本為準

  

* * * * * * * * * * * *   

宗教世界與世俗國度:

伊斯蘭教在東亞及東南亞對性別及日常生活的規範

  

黃麗嫣 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

論文摘要

  

  本文將探討伊斯蘭政治(或伊斯蘭主義)與東亞及東南亞世俗國家之關係。在歐洲,世俗國家是政教分離過程之歷史產物,但在東亞及東南亞地區(以至世界各地),此概念則是經由歐洲殖民主義引入。後殖民時代在東亞及東南亞地區所建立的世俗國家架構,包括那些沒有實際被殖民的國家如中國、日本、韓國及泰國等,亦以該時期之經驗作藍本。雖然在此地區的世俗政治是以反殖民以及民族主義為中心,但是其中所提倡的政治世俗主義,無論是民主主義、法西斯主義以及共產主義,都非本土產生而是源於歐洲。

  

  東南亞地區建立伊斯蘭國家的訴求源於二十世紀中的反殖民運動,其後轉變為反世俗主義及反西方主義陣線之中。自此伊斯蘭主義成為一種主要的反對勢力,至今仍扮演重要的角色。伊斯蘭政治的基本訴求,並不只是以一種世俗政體(如民主主義)取代另一種政體(如共產主義),而是要取代整個國家制度。作為一種反對的政治勢力,成為伊斯蘭國家的訴求只是代表小眾的意願,但亦是一種有回響、受注意及有組織的訴求。此意願與伊斯蘭教對性別及日常生活的規範掛勾,尤其是對女性的全方位限制。為何控制女性是建立伊斯蘭國家的一種策略?作者認為伊斯蘭教對性別及日常生活的規範是建構伊斯蘭國家的基礎,因為後殖民地時代的伊斯蘭國家概念乃建構於世俗國家這一世界性慣例之上。除了伊斯蘭國王統治(caliphates)及伊斯蘭君主國制度(sultanates)等歷史參考之外,建構的過程都傾向採用與世俗國家的相對面。因此,對性別及日常生活的規範成為反世俗政體的最佳方法 – 以父系家庭為社會單位,而非以個人主義為基礎的市民身份作單位;以宗教集會建立無分歧社會,以消除官方領域與非官方領域的分野;以宗教作為國家團結基礎,而不再是理性論政體中的微不足道的一個項目。作者將比較區內各伊斯蘭國家建立的過程及其含意。但要注意不要將此過程異常化,因為在其他宗教中都有建立反世俗政體的同等意圖。

  

關於講者

  

  黃麗嫣博士為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兼任東南亞研究中心之課程統籌。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及新加坡國立大學。人類學家,研究興趣包括宗教與意識形態、國家演進、種族劃分及民族國家主義、性別與發展等。曾於東南亞各國進行實地研究,專業於尤其在印尼廖省(Riau)地區為主的馬來亞世界之建構。宗教研究方面,曾從民族誌學的角度就佛教、中國宗教、伊斯蘭教及世俗主義作研究。又曾與聯合國、各國政府、本土社群及非政府組織等合作推行發展事務。發表大量學術研究文章報告,新近編著書籍包括有The Pacific Review 15(4): ‘Exploring the new fault-lines in Southeast Asia’ 以及快將出版之 Political fragmentation in Southeast Asia: alternative nations in the making (Routledge-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outheast Asia Series)。

  

* * * * * * * * * * * *   

伊斯蘭概述

  

金宜久 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論文摘要(全文)

  

  本文從分析 「伊斯蘭」 一詞出發,除對伊斯蘭教的突起,以及伊斯蘭教的一般信仰、禮儀制度做一概略介紹外,還將介紹伊斯蘭在當代的復興。說明它的復興不限於宗教領域,還涉及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領域,以至於民族問題。伊斯蘭復興表現出三種形式,即在民間的復興,以新泛伊斯蘭主義和伊斯蘭主義(或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表現的復興。嚴格區分宗教與宗教極端主義、穆斯林與那些利用宗教名義從事暴力恐怖活動的極端勢力很有必要。

  

關於講者

  

  金宜久教授,男,1933年生於上海市。1956 – 1961年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1961 – 1964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員;1964 – 迄今,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其中,1965 – 1967年於埃及語言學院學習阿拉伯語,1983 – 1984年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宗教研究中心、1992年1 – 7月於美國芝加哥路德神學院和哈德福特神學院任訪問學者。

  

  主編(並參與撰稿)有:《伊斯蘭教概論》、《伊斯蘭教史》、《當代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伊斯蘭教與世界政治》、《伊斯蘭教辭典》、《伊斯蘭教小辭典》,專著有:《伊斯蘭教的蘇菲神秘主義》、《中國伊斯蘭探秘 (劉智思想研究)》,以集體名義出版並任主編(參與撰稿)有《伊斯蘭教文化面面觀》、《十葉派伊斯蘭教》,合著:《伊斯蘭與國際熱點》。學術論文數十篇,主要發表於《世界宗教研究》。

  

* * * * * * * * * * * *   

伊斯蘭的傳播與發展

  

周燮藩 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論文摘要

  

  伊斯蘭教的傳播,最初是與穆斯林的軍事征服和政治擴張同時開始的。在哈里發帝國內沒有強迫被征服者改宗伊斯蘭教。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寬容,大批非阿拉伯人才改宗伊斯蘭教。阿拔斯王朝滅亡後,伊斯蘭世界四分五裂,但伊斯蘭教卻繼續發展,傳播到一些穆斯林武力從未達到的地區。這時,伊斯蘭教的傳播主要不是靠軍事征服和政治擴張,而是憑借商人、蘇菲和伊斯蘭教派學者的自發努力。穆斯林商人和蘇非神秘主義的和平滲透,影響地方商業社團和下層民眾,宗教學者則施加進一步的壓力,推動社會的伊斯蘭化,將一些外圍地區變成穆斯林地區。

  

關於講者

  

  周燮藩教授,男,1945年1月生。漢族,浙江慈溪人。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1978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宗教系。1981年獲哲學碩士學位,留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現任伊斯蘭教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伊斯蘭教史。著有《伊斯蘭教概論》、《伊斯蘭教史》、《穆罕默德》、《古蘭經簡介》、《中國宗教概覽》、《阿拉伯哲學史》、《中國的基督教》、《近現代伊斯蘭教思潮和運動》等。

    

* * * * * * * * * * * *    

近代的挑戰與伊斯蘭的回應

  

吳雲貴 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論文摘要

  

  伊斯蘭教與西方有漫長的關係史。近代西方工業文明的興起及殖民擴張,成為關係史的轉折點。為回應西方的挑戰,伊斯蘭教內部相繼興起四種思潮,即傳統主義、現代主義、民族主義和原教旨主義。本文簡略介紹了各種思潮產生的背景,分析了不同回應方式的強點和弱點,強調應當把現實與歷史聯繫起來,以便在觀察當今伊斯蘭世界走向時,把歷史意識與時代精神結合在一起。

  

關於講者

  

  吳雲貴教授於一九六四年畢業於遼寧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長期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內從事伊斯蘭教研究至今。曾赴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哈佛大學研修。歷任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等職務。現為該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著有《伊斯蘭教法概略》等專著多部,發表論文六十餘篇。

  

* * * * * * * * * * * *   

試論儒家思想對中國伊斯蘭教的影響和滲透

  

馮今源 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論文摘要

  

  提綱:

  

  如何接受儒家思想的的影響和滲透:中國伊斯蘭教如何接受儒家思想的的影響和滲透。是生吞活剝,照搬照抄,還是消化,改造為我所用呢?這從明清之際的中國伊斯蘭教漢文譯著中,可以窺見一斑。

  

  接受儒家思想影響的範圍和程度:儒家思想對中國伊斯蘭教的影響不僅範圍廣,而且程度深;不僅限於漢文譯著,而且深入到清真寺中,深入到教民對教義理解上。這一點,以回族清真寺中所懸漢字匾聯尤為明顯。

接受儒家思想影響始於何時:中國伊斯蘭教接受儒家思想影響和滲透,由來已久,至遲在明中葉便開始了。元、明之交,是中國回回民族開始形成之際。在回族形成伊始,回族穆斯林的學者們就已經在摸索「回回附儒以行」的道路,主動接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和滲透,用儒家的思想去看待、解釋、宣傳伊斯蘭教的教義了。

  

  接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幾點原因:第一、伊斯蘭教發展變化的必然性;第二、接受儒家思想影響和滲透的必要性;第三、接受儒家思想影響和滲透的可能性(思想基礎與群眾基礎)。

  

關於講者

  

  馮今源教授,1944年1月生於北京,回族,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當代室主任、研究員。1993年獲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經名易卜拉欣,1994年赴麥加朝覲。1966年7月,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民語系維吾爾語專業。1978年9月進現單位從事中國伊斯蘭教研究,為《宗教詞典》、《中國伊斯蘭百科全書》等大型工具書的主要撰編人之一。主要代表作有《中國的伊斯蘭教》、《中國伊斯蘭教史》、《伊斯蘭教學》、《伊斯蘭教百問》等。1991年1月始從事中國當代宗教研究,代表作有《宗教道德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試論周恩來的宗教觀》等。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頂:132 踩:129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03 (650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4 (590次打分)
【已經有1023人表態】
277票
感動
249票
路過
246票
高興
251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