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策大轉變不再「反恐」
根據英國《衛報》3月25日星期三報道﹐美國國防部宣佈﹐已接到通知不再使用「反恐」術語﹐改為「海外事故作業」(Oversea Contingency Operation暫譯)。 「世界反恐」﹐是布什總統時代的傑作﹐他曾經宣佈﹕「直到全球性的恐怖主義集團全部被發現﹑被制止﹑被打敗之前﹐我們不會結束」這場戰爭。 到了今天奧巴馬總統時代﹐這個戰略經過美國高級領袖們的深思熟慮﹐更加明智地「結束」了。
傳到五角大樓高級將領們的信息解釋說﹕「本政府選擇避免使用什麼‘反恐的長久戰爭’或‘反恐的全球戰爭’(Gwot)﹐請你們務必把這個信息傳遞給國防部的演講起草人那裡。」 他們被要求改變口氣﹐放棄在「9-11」恐怖襲擊之後幾個月裡啟用的那些激烈詞語﹐不繼續使用那些官腔空話和套話。 讓「全球反恐戰爭」壽終正寢吧﹗ 從今以後還是「海外事故作業」萬歲﹗
在美國政府高層官員之間﹐政策術語的改變不是突發性的新聞﹐而早有竊竊私語﹐許多高級官員說話時在改口﹐幾個星期來﹐已有數位高級官員在講話中透露「海外事故作業」這個嶄新詞組。 例如《華盛頓郵報》最近從五角大樓收到的電子郵件中﹐看到了這個詞語的新組合﹐但其他許多部門不承認收到正式通知改變政策用詞﹐如人事部和財政部門。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對布什總統領導的世界反恐戰爭十分欣賞﹐推波助瀾。 他說﹕「我們應當宣戰﹐不論從技術上或從法律上說﹐實事求是﹐我們是在同全球的恐怖主義作戰。」 當時﹐有許多專家指出﹐這個術語於事無補。 他們認為﹐「與全球恐怖主義作戰」﹐過份空泛﹐不可能達到目標。 他們說﹐恐怖主義不是一個什麼集團或意識形態﹐而是暴力的一種方式﹐沒有明確的敵人。
美國高級將領頓納德‧拉姆斯菲爾德曾經努力說服布什總統對「反恐」改變一種說法﹐例如「在全球反對暴力極端主義」(GSave)。 今年一月﹐英國外交大臣戴維‧米利班德在向《衛報》發來的文稿中說道﹐(一場戰爭的)術語錯誤只會是「有害而無益」。
奧巴馬總統就職以來﹐悄悄地改變了前任總統的許多政策方針﹐例如關閉關塔那摩監獄和中央情報局私設的秘密監獄﹐對外政策的講話口氣變得溫和。
阿爾巴馬美國空軍學院的軍事戰略專家傑夫雷‧萊考德說﹕「向世界恐怖主義宣戰﹐如同向兩棲人作戰。 美國政府動輒就是戰爭﹐我們喜歡用戰爭這個詞﹐所謂反恐﹐只要發現有一點恐怖﹐美國都決心大張旗鼓去作戰﹐不考慮對美國的利弊。 美國過份使用戰爭這個詞組﹐如犯罪戰﹑走私戰﹑販毒戰﹑貧困戰﹐等等不一而足﹐凡是都須動用戰爭去解決。 我們為什麼不去學學歐洲人﹐他們不說反恐﹐而說同犯罪行為對抗。」 他對高級官員們的新術語也不感興趣﹐他說﹕「我看不明白有多大意思。 我不敢肯定﹐改變一種說法﹐就會出現什麼驚世的奇跡。」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