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為國人伊斯蘭熱辯論
俄羅斯喀山的一座清真寺 |
安德雷耶‧伊格納特耶夫是阿俄羅斯國立大學宗教社會學教授和專家﹐他認為在過去一段時間所看到的各種議論﹐多數偏激某一點﹐缺乏全面性﹐所以沒有多少學術價值。 其實﹐當今許多俄羅斯人選擇伊斯蘭是他們的新宗教﹐存在許多社會因素﹐有四個原因比較突出﹕
其一﹐是婚姻。 穆斯林民族有一個堅定的傳統﹐假如同非穆斯林結婚﹐必須要求對方皈信伊斯蘭﹐否則不予接待﹐婚姻不成。 尤其是女方家長﹐同意女兒出嫁的最強烈要求是﹐對方男孩必須是穆斯林。 這是一條強硬的規則。
許多人為了結婚﹐娶穆斯林女子為妻做了讓步﹐同意皈信伊斯蘭﹐但未必就能成為合格的穆斯林。 不過﹐也有許多男子﹐因為跟隨穆斯林的家庭生活習慣﹐或者認真學習伊斯蘭﹐逐漸成為真正穆斯林了﹐並且為穆斯林傳種接代。
其二﹐尋求精神解脫的人。 因世事多變難琢磨﹐許多人感到精神空虛和苦悶﹐他們在世界各地尋找精神解脫的信仰﹐尋求接近造物主之路。 在俄羅斯﹐很容易接觸到一位伊斯蘭蘇菲學者﹐在他們引導下進入一個新奇的精神世界﹐但必須遵循伊斯蘭的信仰行為﹐成為穆斯林。 在俄羅斯﹐蘇菲門派很多﹐對於尋求精神解脫的人﹐都有吸引力。 但是﹐這樣的穆斯林﹐喜歡孤僻﹑靜寂﹑沉思﹐不積極參加穆斯林的集體活動。
這些人接受了某家伊斯蘭蘇菲門派﹐許諾執行伊斯蘭規則﹐但是實質上是否真是穆斯林﹐還成問題。 他們所只希望獲得蘇菲伊斯蘭的精神信仰﹐而不喜歡同那些「東方民族」的人群混同一般。
其三﹐是學習而得。 有些人因為種族﹑歷史或文化的原因﹐對伊斯蘭文化或穆斯林地區的語言感興趣﹐通過學習文化的過程認識了伊斯蘭﹐成為「有自覺性的穆斯林」。 為了學習穆斯林的文化﹐他們到穆斯林地區或國家去旅行﹐體驗生活﹐接觸民眾﹐更加深了伊斯蘭信仰和文化的感情。 這些人要比前兩類初步入門者﹐體會要深刻得多。
他們在選擇伊斯蘭之後﹐更注重深入體會和研究﹐對某一種伊斯蘭學派特別感興趣﹐成為行家﹐如哈奈斐學派﹐或遜尼學派﹐或什葉伊斯蘭的十二伊瑪目學派。 他們最容易成為十分虔誠的穆斯林﹐遵守本派所有的教律﹐循規蹈矩﹐對自己嚴格要求。
其四﹐是新集團主義的結合。 這種現象令人奇怪﹐可以用美國路易斯‧法拉罕所創立的「黑人穆斯林」做類比。 他們選擇了伊斯蘭﹐是借用伊斯蘭信仰的精神和理念﹐組成一個新團體﹐自稱是「白人穆斯林」﹐並沒有完全認同自己是世界穆斯林的一部分。 在這些人中﹐他們努力保留原有的種族﹑民族和地方習俗﹐成為他們團結的特徵﹐所以有排外性﹐不認可與外來穆斯林屬於同類。
他們有崇高的目標﹐譬如創立「新興俄羅斯社會」﹐或「解放全世界受壓迫的民族」﹐而不熱衷於穆斯林社會的同宗感情。 假如穆斯林同其他人發生衝突﹐他們以「白人穆斯林」的利益和目標為衡量標準﹐也許敵視外來的穆斯林﹐例如在兩年前發生的卡累利阿共和國坎多波加市車臣穆斯林騷亂事件﹐他們站在俄羅斯民族一邊﹐反對穆斯林的行為。
根據伊格納特耶夫教授的統計﹐這類集團主義結合起來的「白人穆斯林」﹐在俄羅斯大約有五萬人。 他們的行為引人矚目﹐特別是在傳統的教會中﹐令人擔心這些「白人穆斯林」將取代未來俄羅斯的精神信仰。 就像正宗的日本人﹑地道的阿拉伯人一樣﹐將來會出現地道的俄羅斯「白人穆斯林」。 有兩位著名的教會學者撰文說﹕「當代的世界是處於轉型期﹐過去不能想象的事﹐現在什麼都可能發生﹐並且成為日常生活的現象。」
伊格納特耶夫教授說﹕「不必驚惶失措﹐一切都很正常。 因為當代世界亞洲文明快速發展﹐而且人口流動暢通無阻﹐東方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進入俄羅斯﹐產生許多前無古人的新事物。」 他的研究告訴大家﹐不論什麼渠道吸引眾多的俄羅斯人皈信伊斯蘭﹐都是社會發展的自然規律﹐憂慮無濟於事﹐不如順其自然。 假如人們自願選擇一種優秀的文明或宗教﹐這對於俄羅斯的未來未必就不是好事。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