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穆斯林為建清真寺奮鬥
古巴﹐從文化傳統上說﹐應當屬於歐洲佔領者留下的殖民地天主教國家﹐但是由於在古巴發生了半個世紀的社會主義革命﹐天主教信仰已不正軌。 人們對宗教信仰十分淡化﹐但民間流傳著一種同非洲文化混合的變形天主教信仰傳統﹐叫做薩泰里阿教。
古巴在歷史上沒有穆斯林﹐也許有少數﹐但沒有形成穆斯林社會﹐因為沒有清真寺。 這些年﹐古巴對外實行開放政策﹐同許多國家交換留學生﹐由穆斯林國家的青年人給他們帶來了伊斯蘭。 在首都哈瓦那﹐有一位知名的古巴穆斯林佩德羅‧拉佐﹐他是十年前在同外國留學生的接觸中﹐學習到伊斯蘭﹐現在大家都稱呼他葉海亞伊瑪目。
佩德羅先生全家人都是穆斯林﹐家住哈瓦那市郊一棟寬暢的房子裡﹐每到星期五﹐他把二樓住房的傢具移開﹐迎接到他家來禮拜的穆斯林﹐有男有女。 女子在內室禮拜﹐男人們佔據二層臥室和相連的大陽臺﹐大多數是留學生﹐如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和圭亞那的年輕人。
美國CNN記者到他家採訪﹐他熱情接待﹐回答各種問題﹐說他皈信伊斯蘭的離奇故事和古巴穆斯林現狀。 據他所知﹐全古巴大約有一千五百名穆斯林﹐分散在各地﹐彼此聯繫不多。 他向朋友們提供一個星期五聚禮的地點﹐哈瓦那也有其他禮拜地方﹐他不很清楚﹐但肯定沒有一座正式的清真寺。 他說﹕“不論是巴基斯坦人﹐俄羅斯人﹐或者非洲人﹐只要是穆斯林﹐都信奉同一宗教﹐有一致的禮拜儀式。” 葉海亞伊瑪目在他的家中的衛生間為大家做小淨準備了乾淨水﹐自來水供應經常停水﹐他預備了許多水桶。
他說﹐現在的古巴﹐信仰自由﹐在2008年哈瓦那建造了第一座俄羅斯的東正教堂﹐人們對宗教信徒表示尊重。 對待穆斯林﹐沒有敵意﹐但有時開玩笑﹐說穆斯林同“恐怖主義”有聯繫。 彼此相識的穆斯林﹐都表達一個願望﹐希望儘早建造一座清真寺﹐希望並不遙遠。 古巴政府對伊斯蘭和穆斯林﹐從來沒有反感的表示。 他們只是等待穆斯林社會逐漸發展壯大﹐形成氣候﹐一旦有了規劃﹐選定了地址﹐建造不成問題﹐許多伊斯蘭國家使領館都表示願意贊助。
生活在古巴的穆斯林﹐面臨最大的挑戰是飲食﹐因為古巴人嗜好豬肉﹐豬肉在餐飲中無所不在﹐所以皈信伊斯蘭的穆斯林﹐在家庭中飲食隔離很困難。 另一個困難是﹐古巴人男女見面喜歡親吻的禮節﹐穆斯林男女很難避免﹐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入鄉隨俗。 易卜拉欣‧金桑是一名外科醫生﹐在醫院裡工作﹐同事和病人大多數是女士。 他說﹕“人家沒有惡意﹐她們說再見時就撲上來親吻。 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熱情。”
客人中有一位名叫娜麗亞‧格拉蒂斯的女生﹐她戴著蓋頭﹐記者問她蓋頭是否曾經給她帶來麻煩。 她說﹐從來沒有。 古巴人尊重不同文化﹐只聽到過有人問她是否太熱。 人們對伊斯蘭表現好奇﹐但從來沒有看到過敵視的眼光。 她在校園中﹐也沒有任何問題﹐大學師生都思想開放﹐不存在種族或宗教的歧視。
他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哈瓦那將出現一座清真寺﹐在加勒比海地區樹立穆斯林的文明形像。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