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總統說伊斯蘭也屬於德國
德國總統克里斯蒂安‧武爾夫星期日(4月3日)在紀念德國統一二十週年紀念大會上說﹐德國不僅慶祝國家統一﹐而且展現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伊斯蘭在德國享有合法的地位﹐成為德國文化一部分。
德國的總統﹐不是政府的實際執政者﹐他多數以統一德國權威的形像參加各種國家禮儀。 最近幾個星期﹐德國官方和民間在移民歸化的問題上爭論不休﹐其中最突出的是信仰伊斯蘭的穆斯林。 許多地方出現民族主義右派勢力﹐對穆斯林歧視﹑壓迫和排斥。 他們提議﹐為了維護德意志單純血統的民族國家﹐必須限制或驅逐外來民族﹐不能容忍異教徒穆斯林在德國繼續生存下去。
武爾夫總統在對北部城市不萊梅居民演講中說﹕“首先我們必須明確﹐誰是真正的德國人﹐不是根據血統﹑戶籍或宗教。 毫無疑問基督教屬於德國﹐但由於基督教與猶太教的歷史淵源﹐我們不能排除猶太人。 今天﹐伊斯蘭也屬於德國的宗教﹐” 他說﹐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忍受了二十年的民族分裂﹐實現了國家統一和發展﹐成為一個多種族的德國大家庭。
他的多元化社會演講﹐在全國電視網絡現場直撥。
十多年前﹐進入德國的外籍“客工”許多人選擇了在德國定居﹐成為德國社會成員﹐不再打算返回他們的老家。 許多年來﹐對於這些非德意志血統的居民是否給予承認﹐舉國上下議論紛紛﹐最突出的是其中四百萬穆斯林。 從1960年代開始的移民運動﹐主要來自土耳其的移民勞工﹐出現幾起移民高潮﹐大多數人都獲得了德國合法居住權。 這些穆斯林移民使伊斯蘭成為德國第二大宗教。
今年夏季﹐激烈的爭論進入一個新高潮﹐有一名德國聯邦銀行的職員希洛‧沙拉振堅持反對授予客工德國國籍﹐他寫了一本書《德國的自殘》(German Abolishes Itself)﹐在市場暢銷。 他在書中向政府提議應當把那些不願融入德國社會文化的移民驅趕出去﹐因為外籍勞工智力低下﹐降低了德國民族的智商﹐成為“愚昧”的國家。 因為這本書產生了不利德國政治形像的惡劣影響﹐他在聯邦銀行的工作被迫辭退。
德國總理安吉拉‧默克爾是武夫爾總統的政治搭檔﹐但她在種族問題上左右搖擺﹐遭到她本黨基督教民主黨和對立的極右勢力兩面夾攻。 默克爾玩弄腳踩兩條船的政治游戲﹐一方面說“警察不用擔憂在移民聚居區入戶搜查”﹐強化移民政策﹔另一方面她說“今天情況有所變化﹐清真寺已成為我們城市延長的風景線”﹐向德國穆斯林社會表示友好。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