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報刊評論沙特社會變革
[編譯者按語﹕由沙特阿拉伯國王阿布杜拉率領的一個大型代表團定於十月底對英國做國事訪問﹐開展全面外交。 隨團而赴英的幾十為高級官員和專家顧問將同英國同行進行多領域的會談﹐促進兩國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合作﹐這次訪問將是英沙關係的一個里程碑。 在沙特代表團到達之前﹐英國各大報刊都發表社論﹑評論和讀者自由談﹐表達對英沙關係的觀點﹐如英國《泰晤士報》。]
在沙特代表團到達之前﹐倫敦街頭就陸續出現了抗議的人群﹐抗議的理由各種各樣﹐有反恐﹑有人權﹑有人反對沙特對基督教限制太嚴﹑有人高呼口號強烈要求沙特解放婦女。 但是﹐沙特的形像在官方的眼中是另一副模樣﹐因為這是座落在世界四分之一石油庫上的國家。 使西方國家最頭痛的“凱伊達”組織﹐與沙特阿拉伯有密切關係﹐也是當年西方國家與沙特配合製造的大魔王﹐因此西方世界需要沙特國王協助遏制凱伊達﹐更需要它的石油﹐因此﹐這些因素確定了英國與沙特的利益關係和外交態度。 倫敦街頭的抗議示威﹐報刊電視專欄文章和互聯網各種博克評論﹐都不起作用﹐從白金漢宮到唐寧街十號都忙著設法以最高規格接待國家貴賓﹐因為來的是一位財神爺。 這個國家在歐洲人看來是一個神秘沙漠王國﹐但今日的沙特阿拉伯早已不是傳統成見的那麼詭秘和黑暗﹐尤其今十多年來的內政改革﹐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 本文將從三個方面介紹一些實際情況﹐以便英國公民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對待我們的客人﹕贊助伊斯蘭極端主義﹔婦女不自由﹔政治不民主。
第一﹐贊助伊斯蘭極端主義
沙特阿拉伯對外援助項目中﹐大量的經費以慈善和宣教的名義被世界各地伊斯蘭極端主義組織所接受。 例如在二十世紀80年代﹐沙特配合反蘇運動﹐同美國密切合作﹐全力資助在阿富汗的穆加哈丁運動﹐從全世界招聘伊斯蘭好戰份子﹐在阿富汗建立伊斯蘭解放運動大本營。 由此產生的現代恐怖主義思想﹐影響之大﹐前所未有﹐從菲律賓到阿爾及利亞傳遍半個地球﹐構成對西方安全和利益的威脅。 甚至在“9-11事件”之後﹐沙特也不情願關閉所有“慈善”渠道﹐向外輸送經濟援助。
沙特阿拉伯為了國內的安全﹐採取強硬的措施制止國內恐怖組織活動﹐最近四年來﹐警方宣佈取締二十多個懷疑是恐怖目的的組織。 沙特為了加強國內安全措施﹐從國外進口最先進的武器和通訊設備﹐與明顯的恐怖集團展開鬥爭﹐大約打死和俘虜八百多人﹐制止國內恐怖集團抬頭。
為了配合反恐﹐在教育體系中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對教科書做了一些明顯的修改﹐例如撤消了教科書中宣傳好戰的詞語和對基督教﹑猶太人以及不信道者蔑視的話。
第二﹐婦女不自由
婦女自由問題是東西方矛盾的焦點﹐但見仁見智﹐各有不同的標準。 沙特阿拉伯或者其他阿拉伯國家永遠也不可能達到西方社會所流行的婦女“自由”和“解放”。 伊斯蘭精神中的婦德可能在西方人看來都是壓迫婦女的罪狀﹐例如沙特婦女不許可單獨駕駛汽車﹐但在外部世界看來非常不道德﹐而在沙特國內沒有聽到過沙特婦女的抗議聲音。
當西方國家譴責沙特婦女不自由時﹐沙特政府公佈的數字表明﹐在大專學歷知識階層中女子佔55%﹐而且婦女所擁有的平均資產遠遠超過任何歐盟國家的女性。
第三﹐政治不民主
沙特迄今沒有西方形式的民選議會﹐但不能因此說沙特是個人獨裁國家﹐沒有言論自由。 埃及和敘利亞這兩個國家﹐每年大選表面轟轟烈烈﹐但是不能表達民意﹐屬於有選舉而無民主的國家。 沙特阿拉伯也開始嘗試市議會的部份民主選舉制﹐而且有計劃要把選舉制度向國家政治協商會議。 政治協商會議建於1993年﹐以伊斯蘭法制為原則﹐代表實行地方推薦制﹐不實行人民普選。
沙特阿拉伯的國家體制﹐不是鐵板一塊的獨裁君主制﹐雖然大約有一萬人的王室宗親擔任政府重要職務﹐但他們之間存的政治的理念分歧﹐如同大眾社會一樣七嘴八舌﹐而且國內的傳統各部落酋長和財團領袖﹐都有政治發言權﹐他們是集團利益的代言人。 阿布杜拉國王2005年登基以來﹐對政治悄悄進行一系列改革﹐例如成立多種專業化的“咨詢理事會”﹐而且都賦予某些實權﹐參與制定各種政策﹐如社會﹑文化﹑經濟和人權法規。
沙特社會許可建立行業化的非政府組織﹐都以會員民主方式推選組織領導人﹐這些民間團體也都積極參與國家政治舞台的競爭﹐對政策實行監督。 全面而且徹底的法律體制改革﹐一直在醞釀和策劃﹐改革的目標是實現現代人權標準。 法制改革進步緩慢﹐是因為社會的中堅勢力中產階級對改革沒有強烈的要求﹐推動力不足。 今天的沙特社會狀況﹐與十多年前相比﹐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沙特阿拉伯領土面積相當於整個西歐﹐但是社會的現代變化集中在對外開放的希賈茲地區﹐即紅海沿岸文化發達區﹐其餘領土上的部落居民﹐自古以來固定在傳統的閉塞環境中。 現代的通訊和交通﹐使這個國家信息和文化快速交流﹐政治和社會改革覆蓋整個國土。
這個國家不再是人們想象中的封閉式鳥籠﹐沒有遮人耳目的鐵幕﹐一切都公開展現在世人面前。 今日的沙特人﹐教育普及﹐四分之一的人擁有大專學歷﹐在一千二百萬國民之中生活著六百萬外籍勞工大軍﹐從尖端科技專家到門衛清道夫﹐都有外國人在為沙特人服務﹐例如有兩萬五千英國僑民在沙特長期居住和打工。 大部份地區﹐包括邊遠鄉鎮﹐多數居民擁有財富﹐生活富裕﹐社會穩定﹐行動自由﹐有十足的信心﹐包括思想保守和產生極端份子最多的南部地區。 這些人就是沙特人口中最活躍的一部分﹐是社會改革的主力軍。
從當前的局勢看﹐沙特阿拉伯的絕大多數老百姓對西方民主社會沒有羨慕的熱情﹐不可能接受西方化的改良運動。 然而﹐沙特的政府體制是傳統式的﹐連阿布杜拉國王都承認是“過時了”﹐人民都有改變的願望﹐期待新氣象﹐但還沒有明確的發展和演變藍圖。
阿拉伯人有一句成語﹕駱駝對長途跋涉的旅行者表現不親切﹐但很忠實。 這就是沙特阿拉伯在西方人眼中形像的最佳寫照。
(阿里編譯自英國報刊﹐如《泰晤士報》﹐They Are Like Camels - Uncongenial but Trustworthy﹔www.timesonline.co.uk/tol/comment/columnists/guest_contribu…)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