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伊斯蘭聯合會:走過百年 聯繫四方
圖為聯會成員在參加聯會舉辦的活動。
來港數年,每次去愛群道清真寺,都在享受香港伊斯蘭聯合會(以下簡稱為“聯會”)提供的各種便利設施而完成宗教儀式,但是對該組織的瞭解卻總是一星半點。
在聯會的辦公室,我看到了介紹該組織的一些材料。那些泛黃的紙張和塵封已久的黑白照片像一個個深刻的記憶,把許多南亞穆斯林歷經苦難的創業故事壓縮起來,把他們不辭辛苦創辦宗教團體的精神流淌在100多年歷史的長河中。
100多年前,來自印度次大陸及馬來群島、與中國有著緊密貿易關係的穆斯林遠道而來定居香港,他們共同聯手創辦了今天屹立在東方明珠上的“彎月”。自成立起,聯會就開始肩負宗教與人文使命,在世界穆斯林和伊斯蘭教團體中樹立了重要的形象。今天,聯會的會員有不同國籍及文化背景,包括中國、印度、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及英國等。聯會秉承《古蘭經》的精神,強調穆斯林之間的團結,反對種族歧視,造福香港穆斯林,培養和實踐伊斯蘭精神。聯會下設幹事會、財務、設施、宣教、教育、福利、醫療診所、圖書館、出版宣傳與海外活動等諸多部門。聯會由15位志願會員組成幹事會監察,幹事會委員負責不同的聯會事務,如處理大廈管理及維修、食堂監察、教育、投資、宣教、法律諮詢、圖書館、醫務、會籍、宣傳及出版、康樂、資訊科技、福利和澳門清真寺事宜等。
聯會前主席林士德於1976年歸真,他將1/4的遺產捐贈給聯會,作為聯會的營運資金。這筆慷慨的遺產,為聯會第一所伊斯蘭中心的興建和穆斯林活動所需設備打下良好基礎。
聯會定期為穆斯林與非穆斯林開辦課程及講座,邀請海內外學者在訓練營中演講。此外還包括星期日為兒童開設伊斯蘭教育班、阿拉伯文班、《古蘭經》誦讀班,以及青少年學習小組、戶外活動及訓練營等等。
聯會為鼓勵本地及海外穆斯林學生提高學業成績,設立了獎學金及自我挑戰計畫獎金。除此之外,聯會也為有需要的學生給予經濟援助;為兒童免費補習英文、中文及算術等。
聯會的另外一項任務,是定期探望護老院,使長者們得到關懷,並適時安排會員到內地去探訪穆斯林。
聯會定期舉辦聚餐以慶祝開齋節及古爾邦節,並有贊聖、登宵及懺悔之夜等活動。現在正值齋月,齋月期間,聯會每晚均有免費的開齋飯供應。
聯會還設有醫療診所和藥房,由義務的穆斯林醫生及護士提供服務。圖書館書籍種類繁多,除《古蘭經》、聖訓外,還有認主學、伊斯蘭教法、穆聖生平及著名伊斯蘭學者的著作等。書籍除阿拉伯文外,還有其他語言,如英文、烏爾都文、泰米爾文、韓文、日文、馬來西亞文及中文。
澳門清真寺的宗教活動也由聯會負責。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侵佔香港,澳門成了香港穆斯林的庇護所。戰後,差不多所有穆斯林都回到了香港,只剩下大約150名穆斯林留在澳門。澳門現有一所較小的清真寺及墳場,由澳門伊斯蘭會(澳伊會)管理。為使澳伊會繼續服務澳門的穆斯林及傳播伊斯蘭文化,聯會向澳伊會每年提供津貼。
聯會不僅是一個宗教團體,還是一個慈善組織。世界各地,但凡出現天災人禍,不論國籍、種族和宗教信仰,聯會都會慷慨解囊,雪中送炭。聯會不定期地向內地穆斯林提供經濟或其他援助,比如賑災、興建或修葺清真寺及學校,為乾旱地區開挖水井、建設道路,為眼疾病患者安排眼科手術、為開齋節及宰牲節提供資助款項等。
時光荏苒,在過去的100多年裡,聯會帶領來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在香港落地生根,建起具有穆斯林身份並擁有伊斯蘭文化特色的美好家園。與此同時,聯會還是世界各地穆斯林商人、信士、遊客和學者的落腳地,在世界穆斯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筆者外出,遇到穆斯林言及香港的伊斯蘭教團體時,Islamic Union(聯會的英文名稱)總是被第一個提到。相信在未來,聯會將會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為宗教和諧、世界文明的往來與互動發揮作用。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