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文化與藝術 >> 文化透析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以經濟促發展 以文化促和諧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第四屆廣州伊斯蘭文化論壇    作者:丁士仁
熱度5187票  瀏覽393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2年9月27日 15:33

——“開放”與“包容”是廣州興盛的兩大法寶

丁士仁

作者簡介:丁士仁,蘭州大學伊斯蘭文化研究所所長,碩士生導師,教授

文章摘要:廣州是我國的南大門,  自古以來是我國由海路通向南洋、印度和阿拉伯地區的重要港口。  自隋唐以來,逐步成了嶺南地區對外貿易的主要通商口岸,為我國對外經濟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經濟開放”和“文化包容”,是廣州自古以來經久不衰的兩大法寶。伊斯蘭是較早融入廣州社會的一個文化形態,其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優秀成分,深入瞭解伊斯蘭的商業觀念、仁愛思想和創造精神,對我們挖掘伊斯蘭的精華,處理與伊斯蘭的關係、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字:伊斯蘭  廣州  文化包容  商業  仁愛  創造性


 

廣州是我國的南大門,自古以來是我國由海路通向南洋、印度和阿拉伯地區的重要港口。自隋唐以來,逐步成了嶺南地區對外貿易的主要通商口岸,為我國對外經濟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從上世紀50年代起,每年“廣交會”的成功舉辦,使這一古老的城市越來越多地受到世人的關注。  “廣交會”以其獨特的魅力成了舉世矚目的國際性貿易盛會,它喜迎八方來客,誠招四海商賈,並把古老的廣州打造成了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今天,這座古城正煥發著青春的活力,以其奮發昂揚的精神應對著國際經濟形勢的挑戰,同時也做好了迎戰未來的準備。

作為祖國南大門,廣州的興衰同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在政治上,她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宣傳視窗,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經濟上,她是我國綜合國力展示的平臺。廣州經濟社會的發展及其走勢,是我國政府戰略方針的晴雨錶,從某種意義上講,她是我國的門面。因此,在深化改革開放的今天,樹立廣州良好的形象,發揮她的門面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縱觀廣州千年的發展歷史,  “經濟開放”和“文化包容”是她自古以來經久不衰的兩大法寶,也是她在歷史的風浪中立於不敗之地關鍵所在。廣州是我國對外開放、吸引外商最早的城市之一,隋唐時期就有大量印度人、阿拉伯人和南洋人在這裡經商或生活,開通了中國與印度洋沿岸地區的商貿,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與繁榮,從而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宣傳擔起了重任。

 隨著國外商賈的大量來華,各種外來文化一併湧人廣州,進而傳播到內地。而廣州以她博大的胸懷接納了各種文化,既豐富了自己又給了他人生存的空間。以伊斯蘭和穆斯林為例,由於唐朝政府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採取了保護外商的生命、財產、習俗的有效措施,伊斯蘭隨阿拉伯商人首先人駐廣州,並在這裡紮根落戶。  “蕃坊”的建立和“蕃學”的創辦,是廣州包容不同人種、尊重多元文化的具體表現,也是留住商機、吸引商戶的重要舉措,它極大地鼓舞了穆斯林商人未來中國的熱情和信心。

正是這種開放政策和包容的心態,促進了廣州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因此,在廣州這個自古以來的國際化大都市,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包容是相輔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互為基礎。這種結合為廣州的發展走出了一條可行的路子,創造了一種有效的模式。如今的廣州,為了自身的發展,必須走開放和包容的老路子,讓傳統煥發活力,創造更大的輝煌。

實際上,文化的包容不僅是給外來文化的承載者提供一個可以安身的環境和生存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而寬鬆地從事經濟貿易活動,更重要的是我們自身能夠從外來文化中汲取有利於我們自身發展的觀念和思路,借鑒人類文明的精華,以豐富自己。以伊斯蘭為例,它的到來給中國封建社會“重農輕商”的思想帶來了衝擊,開闊了人們的視野,使人們認識到了商業流通和經濟貿易的重要性,至少扭轉了當時部分執政者的思想觀念,為後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然而,對於一個長期與世界各國保持密切關係、努力尋求國際商機的城市,不僅要被動地接受和容忍外來文化的進入,而且還要主動地去瞭解外來文化,挖掘其積極的成分,有效地加以利用。伊斯蘭是上千年來伴隨著廣州成長的一個外來文化,它見證了這座古老城市的興衰,同時為這座城市乃至中國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今天,深入瞭解伊斯蘭的一些價值觀念和思想原則,對於我們深化改革、加大開放、促進和諧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伊斯蘭是鼓勵經商的宗教

  伊斯蘭是一個務實的宗教,她既注重人的信仰建設,又注重人的物質生活。換句話說,她既重視後世,又重視今世,是兩世兼顧的宗教。由於伊斯蘭的發祥地處在商業發達的阿拉伯半島上的麥加,而麥加的宗教狀況和社會生活中許多現象又是伊斯蘭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伊斯蘭教義中包含了很多與商業活動有關的內容。從原則上講,伊斯蘭教鼓勵商業,將其視為社會發展的動力,認為商業就是真主所喜悅的行業。  《古蘭經》說:  “真主准許買賣,而禁止利息(利霸)”。  (2:275)伊斯蘭認為,商業行為和金錢活動中最能表現一個人的道德水準和信仰力度,先知穆罕默德說:  “誠實可靠的商人在復活日,將與列聖、正義者和烈士同在。”伊斯蘭給了商人如此高的地位,讓他們在天堂中與列聖、烈士同在,說明在他們的身上能夠體現超越一般人的特質和功德,商業行為也將是實現高尚人生價值的領域。根據伊斯蘭的教導,穆斯林應該具備下列信念和價值觀。

(一)財富的擁有權

 宇宙是真主的被造物,歸真主所有,大地上的一切包括人類和所有財富都屬於真主。人類和財富的關係是,二者都是真主的調配之物,真主把一定的財富分配給每個人,讓他按真主的旨意分配;人不是財富的真正主人,人爭取財富,實際只是爭取使用權;人所擁有的,只是形式上的權力和臨時的擁有權。有了這樣的觀念,人才會對財富的來去有坦然的心態,既不會因擁有財富而不可一世,也不會因為財富的失去而痛不欲生,而且會更加合理合法地支配財富。

 (二)財富的用途

 穆斯林的人生最高理想,是取得真主的喜悅。對商人而言,最能取悅真主的是,依照真主的法規求財,再將他所賜予的財富用於他所喜悅的事業。真主給誰賜予財富,就是讓誰改善臨時擁有者的生存狀況,讓誰享受真主賜予人類的佳美而合法的事物,而後通過他惠及世人。《古蘭經》說:  “他們的財產中有一個定份,是用於施濟乞丐和貧民的”  ( 70:  24-25)真主以這種方法養育一部分人,考驗一部分人。另外,真主的財富就要用於主道。所謂主道,就是真主喜悅的事,也就是人履行真主賦予他的使命,即替真主治理大地。全人類肩負著這一重任,當人為自己和家庭以及周邊的人謀福利的時候,他已經用財富“替真主治理大地”了,成了真主喜悅的代治者。

(三)伊斯蘭宣導的商業素質

伊斯蘭鼓勵穆斯林積極投入經濟建設,並為此設立了必要的素質,以規範商業行為,維護社會秩序,提高人的修養。伊斯蘭不僅給他們生活的信心、勇氣和力量,而且給了他們在商海中立足於不敗之地的訣竅。

 1.  “誠信”是穆斯林在各行各業立足的根本,它不僅是伊斯蘭的道德原則,也是商業經濟時代標準的行為規範。穆聖的一則故事充分體現了這一精神,相傳先知經過一個面前堆放著糧食叫賣的小販,先知將手伸進糧堆中,頓時發覺裡面的糧食濕漉漉地,他當即問小販是怎麼會事。小販狡辯說是雨淋的,先知反駁道:  “太奇怪了!雨沒有淋濕上面的穀子卻淋濕了下面的”。那人無言以對,先知當時就說:  “誰欺騙人,就不是我的教民”  。  “誠信”不僅是一種商業道德,而且是檢驗信仰的一個標準,是伊斯蘭對穆斯林的根本要求。

 2.  “公平”,是伊斯蘭宣導的一大美德,  《古蘭經》命令人們堅持公平,主持公道,在商業交往中體現伊斯蘭的這一原則,嚴厲譴責貿易往來中的欺詐和不公平。  《古蘭經》說:  “傷哉!稱量不公的人,當他們從別人稱量進來的時候,他們稱量得很充足,當他們稱給別人或量給別人的時候,他們不稱足不量足”  。伊斯蘭也堅決反對商業活動中的霸道,譴責欺行霸市的惡劣行為,宣導商場的公平競爭,鼓勵以各種方式行善。

 3.  “守法”,伊斯蘭將事物分為合法與非法,依次制定了商業貿易行業一系列的法規,要求遵守。伊斯蘭經濟法規的目的,是為了規範商業行為,保護商人的財產,而不是束縛人手腳的絆籠。另外,值得指出的是,  “守法”還包括遵守國家法律。因為一旦承認自己是某一國家的公民,相當於與該國家有了遵守法規的約會,違背國家法規相當於違約、爽約、欺瞞,而這又是伊斯蘭所反對的。因此,穆斯林不能因為教法對某些問題的沉默而去觸犯國法,鋌而走險,給自己帶來損失。

二、伊斯蘭是宣導仁愛的宗教

《古蘭經》和“聖訓”中也充滿了對“仁慈”和“愛”的論述。  《古蘭經》說:  “只因為從真主發出的慈恩,你當溫和地對待他們;假若你是粗暴的,是殘酷的,那麼,他們必定離你而分散;故你當恕饒他們,當為他們向主求饒”  (3:159);先知穆罕默德說:  “不仁慈者得不到仁愛”;  “你們沒有正信,直到你們仁慈”。因此,  “仁愛”的精神貫穿了伊斯蘭倫理的全部,並且將其作為“正信”的必要前提。伊斯蘭的仁愛可劃歸兩類:信仰之愛和自然之愛。信仰之愛包括:愛真主、愛先知、愛弱者、愛全人類;自然之愛包括:愛父母、愛兄妹、愛妻室、愛子女。前者是基於信仰的號召而產生的愛戀,後者是基於自然的血緣感情產生的愛惜。

(一)信仰之愛

1.愛主

伊斯蘭基於對“真主獨一”的信仰和對唯一主宰的崇拜,將全部的愛和絕對愛當作崇拜的一種形式完全奉獻給了真主,把對主的愛作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  “愛主”,首先表現為對他的敬。真主是萬物的創造者和萬恩的施予者,人類通過參悟他的大能和大恩由衷地產生對他的愛慕之情,達到對冥冥之中的他的崇敬。這種愛慕體現在只崇拜獨一的他,不以物配他;體現在嚴格遵守他的一切戒規。  “愛主”,表現在記主,即時時心存真主,在為人處世的每一個舉動中記住真主的教誨,時刻與真主保持聯繫,讓生命為真主而運動,正如《古蘭經》所說:  “我的禮拜,我的功修,我的生和我的死,全為真主——全世界的主”  (6:162)。  “愛主”,還體現在情願他的定然。穆斯林相信世間發生的一切都是真主使之而然,都是他的意欲,人雖然自由地創造各種緣由,但最後的決定權在於真主。因此,相信人的富貴和貧賤等命運的大事都是真主的安排,人要心安理得地接受這一安排,達到福貴不驕,貧窮不躁的心態。

2.愛聖

愛主與愛聖是緊密相連的,愛聖人穆罕默德不是出自“親親”,也不是從“愛人”的角度去愛,而是由於他與真主特殊的關係,是信仰讓人愛他。  《古蘭經》說:  “穆罕默德不是你們中任何人的父親,但他是真主的使者,萬聖的封印”;又說:  “(穆罕默德呀)你說:  ‘如果你們喜愛真主,就當順從我,真主就喜愛你們,就赦宥你們的罪過”  (《古蘭經》3:31),可見愛聖與愛主是分不開的。愛先知穆罕默德,主要表現在跟從他的聖行( 17),這就是對他最誠摯的愛。有人間先知:  “我怎樣才能成為一名信士?”他回答說:  “如果你喜歡了真主”,那人又問:  “我何時才能喜歡真主?”  他說:  “當你喜歡了他的使者!”  他又問:  “我何時才能喜歡他的使者?”他說:  “當你跟從他的道路,仿效了他的聖行時……”  ( 18)。  跟隨先知,就是仿效他的品德,學習他的嘉言懿行。

3.愛弱者

 伊斯蘭對弱者給予了極大的同情,  《古蘭經》無數次提到了救助和善待弱者。弱者指孤兒寡女、老弱病殘,也包括家境貧寒、逢凶遇難、遭受不幸的人。  《古蘭經》說道:  “你們當崇拜真主,不要以物配他,當孝敬父母,當優待親戚,當憐恤孤兒,當救濟貧民”  (4:36);先知穆罕默德說:  “為孤寡人和窮難人奔波的人,猶如為主道出征的人,也像白天齋戒,晚上禮拜的人”①。這些窮難之人,伊斯蘭將他們看做“弱者”,視為施與“愛”的物件,鼓勵用各種方法愛他們,包括用“天課”接濟。這些人雖然不是至親,也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由於信仰的感召,成了被愛的對象。

 4.愛人類

全人類是阿丹的子孫,在真主面前人人平等,從人性上,大家都是人。《古蘭經》說:“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相互認識。”  ( 49:  13)真主創造了信主者,也造了不信者,由於他們都是真主的創造,因而具有同等的地位。因此,伊斯蘭號召人們相互敬愛、相互尊重。穆聖說: “全人類是真主的家屬,真主最喜愛的人,是善待真主的家屬者”②;又說:  “你們沒有正信,直到對人仁慈”,他們(聖門弟子)說:  “真主的使者呀,我們都是仁愛者!”他說:  “仁愛不是一個人對他的同伴表示偏愛,而是普遍的愛”③。人類是真主的被造物,而且是一切被造物中最高貴的種類。真主創造人類,具有他特殊的意圖;真主所精心創造的東西,從本質上講是高貴的。他與真主有如此緊密的關係,愛主必然要推及到愛他的創造物,也就是把愛真主之情延伸到他的被造物身上。先知穆罕默德還說:  “真主把仁慈分成一百份,將其中的一份降在了大地上,而其中一部分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愛”④。  根據伊斯蘭的觀點,  “互愛”應該是人與人之間應有的立場,是阿丹的子孫之間本該有的感情。

(二)自然之愛

1.愛父母

 伊斯蘭命人孝敬父母,將十月懷胎之苦和精心養育之勞作為人應回報的最大恩情。  《古蘭經》說:  “我命人孝敬父母,他母親辛辛苦苦地懷他,他的斷乳是在兩年之中。  (我說)你應當感謝我和你的父母”  ( 31:  14)。伊斯蘭詳盡地規定了愛父母的內容,並把“愛父母”同一個人的最終歸宿聯繫起來,穆聖說:  “誰虐待自己的父母或其中的一位,誰將來要進火獄”⑤。“愛父母”體現在時時用溫和的語言和行動感謝他們,時時為他們的幸福和健康祈禱,用溫順的言詞跟他們交流。  《古蘭經》說:  “你們應當只崇拜他(真主),應當孝敬父母。如果他們中的一個人或兩個人在你的堂上達到老邁,那麼,你不要對他倆說‘呸!’  不要呵斥他倆,你應當對他倆說有禮貌的話,你應當必恭必敬地服侍他倆,你應當說‘我的主啊!求你憐憫他倆,就象我年幼時他倆養育我那樣一’  (  《古蘭經》,17: 23-24)。伊斯蘭把愛父母看作僅次於拜主的功修,賦予了它極高的地位,要求人們把孝敬父母當作人道中的首要義務,甚至為了贍養雙親可以不參加捍衛宗教的出征。⑥

2.愛兄妹

一母所生的弟兄姊妹,具有血緣關係,由於父母的紐帶,天生就有相親相愛的自然感情。伊斯蘭很珍視這種人性的訴求,因而給同胞兄妹賦予優先的權利,讓人首先愛自己血緣上最親近的人,而後由近及遠推及他人。先知穆罕默德說:  “你當愛你的母親、父親,弟兄姐妹,然後最親近的人,然後再最親近的人”⑦。儘管伊斯蘭把所有穆斯林視為弟兄,但血緣關係也不忽視,在遺產分配中,有時會給親弟兄姊妹留有一定的份額,而不是籠統的穆斯林弟兄。

3.愛妻室

對一個人來說,除了父母恩重如山外,最親的莫過妻子兒女了,他們彼此間有血肉相連的關係。伊斯蘭命令其信徒善待妻子,愛護子女。  《古蘭經》說:  “他(真主)從你們的同類中為你們創造配偶,以便你們依賴她們,並且使你們相互愛悅,相互憐恤”  (30: 21)。先知穆罕默德說:  “你們中最優秀的人,是最能善待妻小的人”⑧。伊斯蘭將善待家人跟信仰掛鉤,不愛家小不是簡單的道德問題或做人問題,而是直接關係到了信仰。先知穆罕默德說:  “不疼愛子女,不尊敬長輩的人不是我的教民”⑨。

三、伊斯蘭是提倡創造的宗教

伊斯蘭提倡勤勞和創造,反對懶惰和不勞而獲。  《古蘭經》強調,穆斯林除了完成自己的基本宗教功修外,還要進行社會價值的創造,因為人類是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而代治者的職責就是創造,創造各種財富,物質的和精神的。  《古蘭經》說:  “當你們禮拜完畢的時候,你們當散佈在地方上,尋求真主的恩惠”。  ( 62:10)  “真主的恩惠”就是真主在大地上所創造的資源、財富、給養,以及各種獲得生存條件的機遇。這就要求穆斯林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探索和發現,利用自然界的各種資源改善人類和自身的狀況。穆聖說:  “任何人的生活,沒有比他自己拿手勞動來維持更好的了。”經訓的教導,旨在強調發明創造、自食其力,用真主所賜的恩惠造福人類,促進人類的發展與進步,以便更好地完成治理大地的神聖使命。正是由於這種創造性精神,伊斯蘭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伊斯蘭文明,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進步,讓世人享受到了人類的才智所能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財富。伊斯蘭的創造性,充分體現在中世紀穆斯林的經堂教育中。著名歷史學家伊本·赫裡敦(西元1332-1406)對十四世紀穆斯林地區經堂課程進行了統計,⑩其中社會科學有七門:天文、醫學、數學、建築、邏輯學、音樂、哲學,而宗教學科只有五門:古蘭學、聖訓學、法學、教義學和蘇菲修行學。此外,有些經堂在伍麥葉王朝時期(西元661-750)就開設了冶金學(化學)和地理課程。⑾伊斯蘭歷史上的著名學者、科學家、哲學家、醫生、歷史學家無一不是從這種教育體制中培養出來的,足見伊斯蘭對發明創造的重視。

美國歷史學家希提( Hitti)指出:  “在九至十二世紀之間,用阿拉伯語寫成的著作,包括哲學、醫學、歷史、宗教、天文和地理等方面的各種著作,比其它任何語言寫成的要多。”我們僅以醫學和天文學這兩門對我國科學界產生了影響的學科為例,說明伊斯蘭的創造精神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一)對我國醫學產生的影響

伊斯蘭關愛生命,嚴厲禁止殺人,也禁止自殺。一旦生病,鼓勵求醫。據奧薩邁,本·舒萊克傳述,有一個人間先知穆罕默德:  “真主的使者啊!我們尋求治療嗎?”安拉的使者回答:  “是的,尋求治療。凡安拉降下一個疾病,必也降下對應的藥物。”穆聖自己還用誦讀經文或放血的方式給人治病,亦請人治病。於是,穆斯林很早就重視醫學,將它視為必要的一門知識來學。伍麥葉王朝時期,酷愛科學文化的王子哈裡德·本·葉吉德主持開始把希臘醫學書籍翻譯為阿拉伯語,到了伊曆四世紀,各種希臘醫學名著的翻譯已經完成,而且包括印度、波斯、古敘利亞在內的醫學書籍也被譯成了阿拉伯語。於是,穆斯林當中出現了一批名垂青史的醫學家和醫生,如鏗迪(伊曆193-260年)、拉齊(伊曆249-311年)、伊本·西納、宰赫拉維等人。人類歷史上第一所正規的醫院,於西元8世紀在巴格達誕生。阿巴斯王朝時期,帝國境內有34所醫院,內部分成外科、內科、骨科、眼科、神經科、婦科,而且醫療技術已經達到了現代水準,用酒精消毒,用鴉片麻醉,並進行外科手術。穆斯林在關節炎和脊髓結核診斷方面領先歐洲700年。拉齊的24卷《醫學集成》,伊本·西納的5卷《醫典》,宰赫拉維的《醫學寶鑒》,被翻譯成多種歐洲文字,多次出版,在歐洲各大學做教科書用了400到600年。

穆斯林醫學對中國醫學也產生了巨大影響,據伊本,奈迪姆於西元988年在《書目》中記述,說一位中國人到阿拉伯學習醫學,就住在醫學家拉齊( 865-925)的家裡。在回國之前,他請拉齊為他讀古希臘醫學家蓋倫的被譯成阿拉伯文的醫著16卷,他以中國的速寫法準確無誤地將全文記錄下來並帶回中國。中國文獻中無這樣的記載,不知這位元中國人是誰,把記錄下來的醫書帶到了哪裡。但是,中國元時就有《忒必醫經》13部,說明阿拉伯醫學已經傳到了中國。阿拉伯醫學傳人中國以後,極大地推動了中醫的發展,中國穆斯林結合中醫創立了“回回醫學”,其散、丸、膏、漿的製藥方法極大地影響了中藥的形式,中醫還大量吸收了“回回醫學”的成分,至今很多味藥還保留著阿拉伯語的名稱。中國穆斯林編寫的醫藥著作,首推五代時李{王旬}的《海藥本章》6卷。在這部著作中,李(王旬)向人們介紹了15種海外新藥。他結合新藥,補中醫前人之不足,正前人之失誤。除《海藥本草》外,中國穆斯林歷史上的醫學成就還有:  《回回藥方》36卷;  《薩德彌實瑞竹堂經驗方》15卷。後者已失傳,前者殘存4冊。

(二)對我國天文學產生的影響

伊斯蘭鼓勵人們觀察日月星辰以及其中完美的規律,並將其作為真主的跡象加以參悟,以此把人的目光引向了對天體的研究。  “天空和大地井然有序,都是為人類服務的,包括太陽、月亮、星辰及白天和黑夜。每個天體都沿著規定的軌道運轉而不會偏離,組成了有條不紊的宇宙,其生命和存在,縮小和擴張都是由造物主決定的。”[30: 22]又說:  “我將在天際和他們的自身中,把我的許多跡象昭示他們”。[41: 53]另外,伊斯蘭的許多儀式是按自然規律制定的,與天文有密切的聯繫,如根據新月的出沒判斷月份的始末;通過地球的運行計算禮拜的時間,通過方向的辨別確定禮拜的朝向。如此等等,使伊斯蘭與天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於是穆斯林很早就對天文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首先,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接受了古印度、波斯和希臘的天文知識,並加以改造,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天文學知識體系,為科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阿巴斯王朝(750-1258年)於762年在巴格達建都以後,英明的哈裡發招攬人才,翻譯印度和希臘的天文學著作。西元829年,巴格達建立天文臺,對天文知識進行科學研究,湧現出了一批對歐洲產生了巨大影響的天文學家。法幹尼,著有《天文學基礎》,對托勒密學說作了簡明扼要的介紹;賈法爾·阿布,馬舍爾,著有《星占學巨引》,傳到歐洲,產生了影響;巴塔尼(西元850- 929年),穆斯林歷史上最偉大的天文學家,著有《天文論著》,後來的一大批西方天文學家諸如哥白尼、第穀、開普勒、伽利略等人,無不研習巴塔尼的著作並受益於他。他所創制的天文曆表——《薩比天文》(也稱《薩比歷數書》),一直是其後幾個世紀歐洲天文學家的基本讀物。蘇菲(西元903- 986年),著有《恒星圖像》,在書中確定了48顆恒星的位置、星等和顏色,並且繪製出精美的星圖與列有恒星的黃經、黃緯及星等的星表,現在世界上通用的許多天體名稱還是來源於蘇菲的命名,例如牽牛星、畢宿五、天津四等。由於他對天文學的貢獻,宇宙中的一個星團冠以他的名字——“蘇菲星團”,還有,國際天文學會還以用他的名字命名月球表面一處環形山來紀念他;阿布·瓦法於1080年編制了《托萊多天文表》,對托勒密體系作了修正,從此興起了反托勒密的思潮;比魯尼著有《占星入門解答》,曾提出地球繞太陽旋轉的學說,甚至說到行星的軌道可能是橢圓形而不是圓形。可以肯定地說,穆斯林天文學對於宇宙天體的認識,是天文史上由托勒密到哥白尼之間最重要的銜接。此外,穆斯林天文學家還嫺熟地掌握了許多天文儀器的製作和運用,如星盤、等高儀、象限儀、日晷儀、天球儀和地球儀等,對天文學上升到了科學的研究。

由於伊斯蘭的傳人中國,伊斯蘭的科學也被一併帶入。例如,穆斯林天文學家伊本,優努斯的《哈克慕曆》和曆表隨穆斯林流傳到了中國,對中國曆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據說耶律楚材( 1190-1244)的《麻答巴曆》,郭守敬(1231-1316)的《授時曆》,就是參考了《哈克慕曆》以後完成的。元代穆斯林修訂了較完善的曆法,一是劄馬魯丁的《萬年曆》,一是可馬刺丁的《回回曆》。元代第一次正式頒用的,是劄馬魯丁編制的《萬年曆》,在至元十八年(1281)《授時曆》頒行天下之前,  《萬年曆》在中國通用了14年。

另外,劄馬魯丁等人不僅帶來一批阿拉伯天文儀器,而且還親手製造了許多新穎的天文儀器。至元四年( 1267),劄馬魯丁獻出自己製作的七種天文儀器:多環儀、方位儀、斜緯儀、平緯儀、天球儀、地球儀,觀象儀等。這些儀器,當時在世界上是罕見。

元朝統治者非常重視天文學,忽必烈(  1215 -1294)未繼位之前,就任用了以劄馬魯丁為代表的一批穆斯林天文學家從事曆法研究。他繼位後,設立司天臺,聘用穆斯林天文學家任職。至元八年( 1271)始置回回司天臺。元仁宗皇慶元年(1312),改為回回司天監。延祜元年( 1314),回回司天監品秩升為正三品,並於四月設立回回國子監。從《元史·百官志》和其他資料可以瞭解到,劄馬魯丁、愛薛、可馬刺丁、苫思丁、贍思丁等一批天文學家先後在這裡供職,為中國天文曆算的完善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明代,朱元璋仍十分重視天文,特別是回回曆法,不僅在欽天監下設回回科,而且還召回回天文學家黑的耳、阿都刺、迭裡月實、鄭阿裡等數等人進京議曆法,並召回回大師馬沙亦黑、馬里麻等人譯回回曆書,回回曆法又影響《大統曆》,長達270餘年,一直到清朝康熙初年。

結束語:

廣州需要發展,而且要在和諧中求發展。國際化大都市的地位,決定了廣州必須與多元文化進行有機的結合,用開放的心態接納外來文明,吸收其優秀成分,在相互瞭解的基礎上建立相互尊重、互利互惠、和睦相處的局面。伊斯蘭是較早融人廣州社會的一個文化形態,其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優秀成分,深入瞭解伊斯蘭的商業觀念、仁愛思想和創造精神,對我們挖掘伊斯蘭的精華,處理與伊斯蘭的關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廣州乃至全國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①  《布哈里聖訓集》

②  百海蓋,《百海蓋聖訓集》

③  妥伯拉尼,《妥伯拉尼聖訓集》

④  《布哈里聖訓集》

⑤  《穆斯林聖訓集》

⑥  有人問穆聖: “我要出征嗎?”  他說: “你有父母嗎?”他說: “有!”  穆聖說:  “就為他倆奮鬥吧!”見《布哈里聖訓集》

⑦《布哈里聖訓集》

⑧《伊本,哈巴尼聖訓集》

⑨《替爾米宰聖訓集》

⑩見  Rashid Ahmad,   An Overview of the Curriculum of Religious Seminaries of Pakistan WitIh Its HistoricalBackground,  (2010 EABA&ETLC Conference Proceedings),  P224.

⑾見Prof.H.Hamiuddin Khan,  Historyof Muslim Education,  (Karachi: Oureishi Art Press,  ,1967),  p.137.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伊斯蘭 廣州 文化包容
頂:213 踩:278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 (1338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8 (1283次打分)
【已經有2075人表態】
605票
感動
469票
路過
443票
高興
558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