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黃萬鈞阿訇與中國伊斯蘭教育
經堂教育進行了幾百年,朝代更迭,時代變遷,唯我經堂教育謹慎並堅定地保留著自己的形式和內容,上世紀三十年代,穆斯林的仁人志士開始提倡用白話文教授經文。此後,伊斯蘭教育陷入絕境。1978年,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改變,伊斯蘭教育才開始逐漸發展起來。磕磕碰碰地走了20多年,出了一點成果、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於是大家都在喊教育失敗了,要改,可是怎樣改,朝那個方向改,總也喊不出所以然來。情急之下,有人建議,讓那些在教育第一線工作的朵斯提自己來談,你們是怎麼搞的,現在又是如何想的。
伊斯蘭教經堂教育的遺產
前些年新式教育成為時髦,經堂教育成了被攻擊的物件,好像中國穆斯林存在的一切問題,都是由經堂教育造成的。其中有些論者確實懷著一顆赤誠之心,感受到了時代的召喚,有一種很強烈的使命感,覺得再堅持經堂教育,伊斯蘭在中國不要說發展了,就是保留都會成問題。他清晰地認識到,新的時代有新的要求,無論形式、無論內容都要徹底地改,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有一些論者把經堂教育說的一無是處,其實他根本就不知道經堂教育是怎麼回事,只是發一通議論,找一點自己關心教門感覺而已。事實上經堂教育不但在中國伊斯蘭教育史上是革命性的,即使現在,它在穆斯林生活中發揮的作用,還沒有哪一種形式的教育可以完全取代。經堂教育留給我們三樣遺產。
首先是它的形式:以清真寺為中心是伊斯蘭教育的傳統,這種形式有極強的適應性,它要求不高,宜於普及,對滿拉學習年限不限制,給學習條件和能力不同的滿拉完成學業提供了保障。從初級到高級甚至大師都可以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被培養出來,只要你有精力和時間,這種自由的形式應當是教育最好的形式,但現代社會步入資訊化、全球化時代,生活的壓力要求人們過一種只知生存,而不要思索的生活。此時此刻,經堂教育已經落伍於這個時代的要求。
其次是經堂教育的內容:經堂教育所教授的內容豐富而全面,涉及字法,語法,文法,修辭,邏輯,哲學,這簡直就是為培養哲學家而設定的課程。《古蘭經》、《古蘭經》學、聖訓、教義學、教法學,還饒有興趣的是加上了一門提升人生活修養品位的世界文學名著—— —《薔薇園》,而且是用波斯語講授的。試問現代教育中哪一所大學所設立的專科有如此全面,又有哪一位教授能同時精通語言學,邏輯學,哲學,宗教學,文學?有這樣的教授簡直可以稱為大師了,可伊斯蘭經堂教育的經師們必須精通這些,他們初學時不諳漢語卻必須學會兩種外語———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然後再用漢語表述出來。要知道把上述經典用漢語準確表述出來是非常困難的,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文化。一些中心詞匯從它所表達的內容方面來說,簡直是不可翻譯的。儘管如此,先賢們硬是憑著智慧和毅力創造出了一整套經堂教育用語。客觀地說,有些經堂用語對原文準確的表述是現代漢語所無法比擬的。但畢竟時代在變化,在發展。經學大師的傳承者們把守業當作了終生大事,而無視時代的發展,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講“臥爾茲”用著明清時代的話語。這就是一種落伍的表現
第三,經堂教育所留給我們最為重要的遺產是一種嚴謹和執著的伊斯蘭精神,經堂教育中最為缺乏的是倫理方面的教材,滿拉們的人格培養不是通過理論學習,而是通過師徒關係言傳身教。師徒如父子,那種圍炕而坐或者聚室而論的授課方式,使師徒間有一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心靈間的溝通。經師的整個日常生活是和教門息息相關的,言談舉止無不符合伊斯蘭的禮數。淡泊的生活,終生執著的追求,這一切都深深地刻印在滿拉的心上,並且最終從形式和精神上被傳承下來。經堂教育之後,需要我們繼續繼承他的傳承精神,補充和完善它的不足,向它注入新的活力,而不是不加思索、毫無理由地擯棄。我們要用心去對待經堂教育,很好地繼承經堂教育中嚴謹的治學精神和一種執著的伊斯蘭精神,而不是浮躁式的改良和摒棄。上世紀二十世紀初開始的新式教育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教育者們所達到的高度、涉及的深度,以及與當時社會發展等方面,都是現在民間阿拉伯語教育者難以企及的,他們無論學養,精神氣質和使命感,都是我們需要繼承的,前輩留給我們許多經驗,但更重要的是思想精神的傳承。
宣導現代伊斯蘭教育的一代
在文革時代,也有許多懷有強烈傳承意識的阿訇,冒著被殺頭判刑的危險,也在艱難地培養著伊斯蘭教育的“火種”。黃萬鈞阿訇無疑是那個世代最為傑出的代表。
當年的黃萬鈞阿訇是呼市的一位幹部,後被劃為右派,降為水泥板廠的拉車師傅,他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生活壓力,默默地堅忍地生活下來;但他無法承受同窗摯友陳克禮阿訇被冤殺槍決的事實,當陳克禮烈士犧牲的消息傳到內蒙古呼和浩特時,他再也無法沉默了,他拍案而起,站出來搞起了地下的伊斯蘭教育,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今天在這個穆斯林家中學習,明天就要換另外一家,而且每次學習,外邊必有人放風站崗。最終,由點到面,由地下到公開,成就了後來的內蒙呼市小寺,湧現出了一批提著腦袋搞伊斯蘭教育的鄉老,這種精神也影響到了全國的穆斯林社區。
1978年,中原大地刮過一絲春風,黃萬鈞阿訇敏銳地覺察到了這細微的變化,毅然由內蒙古回到河南老家白寨清真寺任教,並創辦了當時中國第一所穆斯林學校,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百餘名如饑似渴的學子前來學習。隨之麻煩接踵而來,麻煩像串門似的來造訪、施壓,但黃萬鈞阿訇以他的高度的前瞻性和超人的膽量,頂著壓力培養了第一批伊斯蘭教育的骨幹,並且在教學形式和內容方面摸索出了一套很實效的經驗。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伊斯蘭教育開始恢復,各地清真寺相繼開放,急需大批阿訇,可是經過這幾十年的折騰,留存下來的阿訇多是解放後還沒有真正畢業的海立發,這時只能是倉促上陣,接過了教育和宣傳的接力棒。儘管如此,各地仍有許多寺坊請不來阿訇。鑒於此,黃萬鈞阿訇對傳統教學內容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革,刪除經堂教育中不實用的一些教材,直接以《古蘭》、《聖訓》做教本,進行信仰和行為教育,輔之以簡明教法,同時以獨具一格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兩星期內完成語音學習,一年內精通阿拉伯語語法,以短平快的教育方式,培養急需之才。他清楚地知道,讓學生抱著經堂教育傳統教本,苦學十幾年已是不可能的事了。
黃萬鈞阿訇開創了以清真寺為依託,以改良伊斯蘭傳統教育為契機,不斷吸收新內容的一種教育形式,其特點是以信仰教育為核心,培養學生的責任心,不脫離群眾,學生與群眾有一種自然親切的關係,所以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培養出的學生,大多選擇去清真寺任阿訇,做基礎工作,黃萬鈞阿訇堪稱當代宣導中國伊斯蘭新式應用教育第一人。
在臨夏,這個在文革中伊斯蘭遭受損失最嚴重的地區,向以保守著稱,宗教政策剛一恢復,許多穆斯林把精力投向了恢復清真寺。這時,出現了在中國伊斯蘭教育史上不能被忽視的一位民間教育家—— —臨夏中阿學校的創立者———白哈阿訇。這位在宗教改革以及文化革命中歷盡磨難的阿訇,把伊斯蘭的火種深埋心中,咬著牙要為伊斯蘭的教育,做一件當時許多人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要脫離清真寺獨立興辦教育,在幾間殘破的房屋內,白哈阿訇開始了他的教育夢。除了政府的干預之外,他一度被一些阿訇斷出了“圈外”,正是這位“圈外”人士,像黃萬鈞阿訇在呼和浩特一樣,在七十年代就在臨夏搞起了地下教育,正是這種忘我的犧牲精神,培育出了現在活躍於國內教育第一線的一大批精英。
白哈阿訇所運用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同黃萬鈞阿訇一樣,他們不但從理論和實際兩個方面教育學生,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自身所體現的宗教精神--執著、忘我、投入、使命感,以及內心深處對學生的摯愛,這種愛和期待通過一種嚴厲苛刻的要求表達出來,使學生望而生畏,但內心,卻心悅誠服。白哈阿訇所開創的以脫離清真寺而獨立辦教育的模式,它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會選擇在學校任教,對於煩人的瑣事,有一種本能的反感,這種處事態度為進一步的學術活動留下了餘地。
而山西長治的馬守信先生是個例外,這位略帶傳奇色彩的人物,以他的執著和對社會的洞察力,在伊斯蘭教育領域,走出了完全不同于傳統,也不同於改良教育的另外一條路,他把阿拉伯語語言的教育放在了首位,而把宗教教育放在了陪襯的位置,同樣採用了脫離清真寺獨立辦學的模式,他和白哈阿訇不同的是,他是以商業為目的,而後者是以宗教為目的。馬守信的主要貢獻,在於把中國高等院校阿拉伯語語言教學模式,引入到穆斯林的民辦教育中來,培養了第一批穆斯林青年翻譯者,並掀起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學習阿語熱潮。這種脫離清真寺,而又不以宗教為目的的辦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是些思想自由、關心自身發展的職業者,很少有願意去從教或任阿訇的人,除非是有較為滿意的條件。
中國傳統經堂教育中沒有漢語這一科,在西北一些地區甚至還出現過排斥漢語學習的現象,清真寺恢復教育之初,學生們能讀到的漢語讀本大概只有“教義捷經”、“初步淺說”等有限的幾種,而當時進入清真寺或學校學習的學生,大多為初中生和部分高中生,這些讀本遠遠不能滿足他們如饑似渴的求知欲望。這種現象持續了幾年,直到雲南馬恩信老師的譯本出版,才慢慢地改變了這種狀況。馬恩信老師的譯著活動,給伊斯蘭教育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給青年們打開了另一扇視窗,教育不僅僅是口傳心授,它更需要譯著來豐富,現在我們能讀到漢語伊斯蘭讀本不下百種,儘管有《布哈裡聖訓實錄》和《聖學復蘇》這樣一流的大部頭翻譯問世,但所有譯著都沒有超過當年馬恩信老師翻譯的《箴言》和《伊斯蘭的合法事物與非法事物》,所產生廣泛影響。後來馬恩信老師還創辦了“納家營伊斯蘭經學院”。
中國伊斯蘭教育恢復之初湧現出的幾位領路人,除了他們自身深厚的經堂教育功底之外,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伊斯蘭新式教育的影響,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從黃萬鈞阿訇、白哈阿訇、馬恩信老師的身上,可以體現出中國伊斯蘭教育的傳統精神。這種精神是伊斯蘭教育成功的關鍵,而這種精神是通過學生自身的感受繼承下來的,不是任何一位教育者可以通過課堂教育能夠傳授的。
白哈阿訇的務實性,從現象上來講,給現代伊斯蘭教育帶來了某種程度的影響。黃萬鈞阿訇和白哈阿訇所進行的教育,從需要方面來講,是一種應急教育,中國伊斯蘭教育荒蕪一片,急需人去墾荒,來不及精雕細刻。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改良教育的水準還沒有達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新式教育的水準,畢竟是在中斷了幾十年之後的從頭再來。
近十幾年,阿語學校迅猛發展,大小不一,大約在三十所以上,課程和硬體設施不斷地更新,教師隊伍不斷地擴大,畢業生源源不斷地流出,卻很難培養出像黃萬鈞和白哈阿訇早期培養的第一批和第二批那種品質的人才,許多人在問,我們的教育怎麼了?
就像我們不能理智地對待傳統經堂教育一樣,現在許多人也沒有清醒地對待現在的阿語學校,培養出的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商業社會的要求。儘管沒有全國統一的標準,但它的穆斯林群眾參與性,就決定了它的宗教性質,而不是商業性質,改變目前這種性質,也許會有所成功,但從長遠的文化角度來看,未必就是方向,文化教育的投入不像商業投入那樣,有投入就有產出,很快捷,也很現實,也最能吸引人,文化的投入者只是一些智者和嚮往遙遠回報的那些人,所以急功近利的民族是很難培養出“大家”來的,中國穆斯林沒產生過“經注家”、“聖訓學家”和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教法學家”。
時代變了,人們的心態在變,社會的要求在變,要知道,80年代求學的大部分學生是被培養的,而現在的許多學生是被教育的,前者求學的目的是振興,現在大多只是為了謀生。那時看到問題,大家就去幹,現在是見到問題,只會站著說。現在阿語學校雖然在數量上比上世紀八十年代多出了許多倍,師資隊伍在不斷壯大,生源也在逐年增加,但是不容懷疑的一個事實是,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在下降,不單是說教師的知識水準,更重要的是對伊斯蘭發展命運的關切精神,拿生命去辦教育和拿工資去教書結果是不一樣的,把伊斯蘭教育當做事業去幹和當做職業去搞,產生的效果更不可同日而語。現在生源雖然很多,但是大多都沒有感受到時代強加給伊斯蘭的壓力,他們覺得教門興亡和他們沒有多大的關係,他們不知道一個民族失去信仰的生活是何等地痛苦。
在一個單純追求金錢的社會裡,信仰和道德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可是在湍流的沙灘旁,建築一座穩定的伊斯蘭教育大廈是多麼的不易。大部分阿語學校畢業生和從國外“洋插隊”回來的學生,在廣州和義烏的商業大潮中的表現,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也徹底暴露了現在阿語學校教育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的另一現實是,我們的大部分學生,僅靠4年書本教育是很難培養起他為宗教獻身精神的。就此,許多仁人志士發表了許多措詞激烈的評論,提出許多新的想法,是的,我們可以有超越現實的想法,但不允許有超越現實的做法。中國穆斯林秉承的是二元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表,是應用文化,伊斯蘭文化是裡,是核心文化。可是我們所承載的文化卻被輕視,被邊緣化,由此從事伊斯蘭文化教育事業者,產生一種被邊緣化的心態,其中有執著的、精神獨立的戰士,也有許多試圖擺脫這種被冷遇處境的人。
在一個文化思想交流被視為異端的社會氛圍中,我們需要的是尊嚴的交流,尊重的交流。我們需要的是信心、需要的是自我表述,需要主動融入教育的主流媒體,弘揚伊斯蘭文化和教育理念。目前,我們的伊斯蘭教育只能摸索著前進,而不能向商業利益掛靠。
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校長和老師們不是沒有宏偉的計畫和遠大的抱負,可現實中的4年制教育,加上一群准初中水準的學生,使一切美好的計畫都停留在了希望之中,不可能創造奇跡。人事關係的複雜,教學活動不穩定性,使一切抱負變成長歎,我們必須面對現實。
改變目前的狀況雖然很難,卻並不是沒有可以嘗試的途徑,不管怎麼說,目前我們已擁有一批有一定管理經驗和十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隊伍,有從國外畢業回來的博士生和碩士生,他們回國執教,為我們教育提供了師資保障,如果有一個寬鬆、和諧、包容的環境,傾注精力,在4年制基礎之上,創辦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師範學校,在國內,培養一批一般學校所需要的師資,同時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教學與研究的學術團體,應該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情。在新的轉折面前,誰敢為天下先呢?我們期盼著安拉的襄助……
阿憫!
【牧之:原名陳玉峰,師從黃萬鈞先生,是黃萬鈞阿訇最得意的弟子之一。現任雲南沙甸特格瓦阿拉伯語職業中學校長。】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