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法
伊斯蘭教法有關穆斯林宗教、社會、家庭和個人生活等方面的行為法規。亦稱為穆斯林法或教法。它是在《古蘭經》和聖訓的有關內容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形成於7-9世紀。在中世紀政法合一的伊斯蘭國家中,它起著國法和指導社會生活的作用。以後,隨各伊斯蘭國家封建體制的瓦解和社會的變革,在多數伊斯蘭國家,伊斯蘭教法中有關社會間題的內容,有的已適應時代的需要而變化,有的已逐漸為現代法律所代替。
伊斯蘭教法的來源
《古蘭經》--除制定宗教禮儀,規定穆斯林的義務外,還對殺人抵償、戰爭、戰俘、飲食、婚姻、借貸、釋奴、財產繼承以及道德規範等都作了原則規定,由於《古蘭經》被認為是安拉的啟示,其規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被公認為伊斯蘭教法的主要來源,其律例明文和思想是教法學者推演法例的首要依據。
聖訓--穆罕默德的言行和他所預設的門弟子言行的總稱,是對《古蘭經》有關律例的原則規定的解釋和補充。因此,絕大多數教派都將公認的聖訓作為僅次於《古蘭經》的立法依據之一。
模擬--隨著伊斯蘭教的廣泛傳播和阿拉伯帝國疆欄位的迅速擴大,經、訓明文規定的律例,已不能完全解決穆斯林社會政治、經濟、宗教等方面出現的新問題,於是,教法主持者(包括教法學者和司法者)對所遇到的新問題,首先根據經、訓原則進行處理,在找不到合適的經、訓依據時,便把所遇到的問題同經、訓中與其相類似的條文或案例加以比較,進行邏輯推論,制定新的法例,稱為“模擬”。
公議--又譯“簽議”,原指伊斯蘭社會全體一致同意的意見。早期的公議一般是指哈裏發處理案件、解決重大問題時,通過集體協商所作出的決議,後來發展為將教法學家根據經、訓精神創制律例時的一致意見,也稱為公議。各教派對公議的含義和參與公議的人的資格雖有各種不同見解,但多數派別認為公議也是制訂法例的一項依據。什葉派中的十二伊瑪目派、伊斯瑪儀派等認為先知之後,伊瑪目的裁決高於一切,不承認其它人的公議。認為在最後一位伊瑪目隱遁後,教法學會則可依據經、訓和伊瑪目的言論解釋和創制新的律例。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