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伊斯蘭歷史 >> 撫今追昔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回族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伊斯蘭之光    作者:伊斯蘭之光
熱度4431票  瀏覽618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8年7月22日 22:40

  中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之一。舊稱“回回”。人口8602978人(1990年),分布在全國絕大多數縣、市,主要聚居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及甘肅、青海、新疆、河南、河北、安徽等省(區)。約在唐高宗永徽二年(651)伊斯蘭教正式傳入中國,大批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陸續由海路來華,在廣州、泉州、杭州、揚州及長安等城市定居,建築禮拜寺、娶妻生子,繁衍生息。當時稱蕃客。唐末宋初(十世紀中期),蔥嶺東西喀什噶勻等地部分回紇(回鶻)人後裔信仰伊斯蘭教,被稱為“回回”。元代(十三世紀)蒙古軍西征,中亞各族人民及波斯和阿拉伯穆斯林軍隊、商人、工匠、學者、官吏、掌教等,大批從陸路東遷,散佈在中國的西北、中原、江南和雲南等地,被稱作“回回人”,成為元代色目人中的重要部分。後來他們以“回回”自稱。部分蒙古貴族及其士卒因接受伊斯蘭教信仰而同化於“回回”中因而各種不同來源的回回,基本形成為一個民族。明中葉,信仰伊斯蘭教的維吾爾族人遷入內地後,也同化於回回之中。另外,因婚姻、政治和信仰上的原因,回回中不斷吸收了相當多的漢族成份。同樣,不少把回回也逐漸同化於漢族之中。當時把回回稱作“回夷”,正式成為中國一個民族。清代至民國時期,原西康、青海省部分藏民也皈依了伊斯蘭教,成為回回一部分,在全國,回族主要與漢族雜居;在邊疆,回族與當地民族雜居;在農村回民往往自成村落;在城鎮,則多聚居於若干條街巷。回民一般從事屯田墾牧,或經營制香、制革、制砲以及採冶礦產等職業,尤擅於經商。1949年前,北京、上海、武漢等地已有民族工商業資本經營的公司或工廠。歷史上,回民中還湧現出不少政治家、思想家、航海家、建築家、學者、詩人、畫家和經濟學家等。元末明初以來反封建壓迫鬥爭從未間斷,尤以清代西北和雲南等地回族起義規模大、時間久。“五四”運動後,不少先進分子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第二次國內戰爭時期,甘、寧邊界地區建立過回民自治政權。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在河北、山東等地建立過大小數十支回民武裝。回族長期操漢語,使用漢文,在文化上曾受雜拉伯、波斯等西亞傳統文化和漢文化的雙重影響。多信仰伊斯蘭教,屬遜尼派。飲食、喪葬、婚姻、節日等受宗教影響很深,並已成為民族習慣。經濟以農業及其他行業,城鎮多從事商業主服務性行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建1個自治區、2個自治州、6個自治縣,又與彝、苗等族建立3個聯合自治治縣,還建有民族自治鄉。散居的回民充分享受了民族平等權利。經過一系列社會改革,廢除了封建壓迫和宗教特權制度,回族人民經濟生活發生了根本變化,文化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發展。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頂:185 踩:192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35 (1156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4 (969次打分)
【已經有1929人表態】
545票
感動
432票
路過
433票
高興
519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