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文化與藝術 >> 藝術魅力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回族小鼓高蹺:留住民間舞蹈的記憶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遼寧日報    作者:網絡轉載
熱度4979票  瀏覽716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8年9月22日 15:48

  


  記者在瀋陽市沈河區採訪時瞭解到,回族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舞蹈小鼓高蹺已入選瀋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小鼓高蹺起源於清代,盛行于河北三河縣及北京通縣一帶。清光緒年間,大批回族群眾向東北遷移,於是,小鼓高蹺隨著移民到了瀋陽。當時小鼓高蹺的傳播者首推民間老藝人鐵魯章,他在瀋陽組織過每年一次的回族秧歌會。秧歌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小鼓高蹺的進一步發展。小鼓高蹺在瀋陽已有130餘年的歷史,目前在瀋陽市沈河區得以充分挖掘和保護。據瞭解,在鐵魯章之後,姜富貴、朱長友、竇慶珍、李清林、鐵玉發、朱蓮瑞等老藝人繼續傳承小鼓高蹺。經過幾代藝人的發展和完善,流傳于瀋陽的小鼓高蹺已不同于當年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面貌。無論在人物扮相、表演形式、舞蹈風格、動作特點上已經完全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回族民間舞蹈藝術。它已從一種自娛性的舞蹈,發展成具有一套完整表演程式的民族民間舞蹈。


  小鼓高蹺表現內容多為反映東北廣大群眾熱愛生活的情懷以及春種秋收的喜悅心情。記者從瀋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瞭解到,小鼓高蹺分為兩種表演形式,一種叫“文蹺”;一種叫“武蹺”,也稱“跑蹺”。 “文蹺”以12人為一個表演隊,人物有武扇、文扇、漁翁、樵夫、白蛇、青蛇、老座子等。 “武蹺”的表演形式以跑蹺為主,跑起來動作很快,基本隊形為龍擺尾、卷菜心、一條龍等。回族小鼓高蹺是高蹺秧歌中很有特色的一種高蹺。它的舞蹈動作特點是上身稍後仰,左右微擺,手舞動起來不過眉,不抖肩,目不斜視,下肢微屈,走起來穩健,蹺腿劃地向外劃八字,整個舞蹈動作剛健有力。 “武蹺”的表演熱烈、火爆,整個表演都在鏗鏘有力的鑼鼓聲中進行。表演中使用的相關樂器和道具有鼓、鑼、高蹺、舞棒、扇、缸、扁擔、魚竿、蝴蝶竿、鳥籠等。


  瀋陽小鼓高蹺將每一表演隊人數調整為20人,其中有4人(兩面鼓、兩面鑼)不上蹺,都在地面上進行伴奏,這是對原來的小鼓高蹺的重大突破,這樣就強化了舞蹈的藝術效果,其餘16人以大頭形為領隊。在形式上,瀋陽回族小鼓高蹺更注重於表演,強調了藝術價值。主要有兩種表演形式:一為行進表演,二為場地表演。行進表演,俗稱“街趟子”,動作隊形變化較為簡單,時而交叉行進,時而走“二龍吐須”等隊形。場地表演是小鼓高蹺的主要表演形式,內容十分豐富,分為前大場表演、下對子表演、武場表演、後大場表演。前大場頗似戲劇中的序幕,當秧歌隊進入表演場地後,所有隊員站好兩橫排,然後依照人物順序走圓場;下對子是指每對兩人,依次下場表演,表演時,依照人物扮相進行表演;武場是小鼓高蹺表演最為精彩的階段,人物眾多,舞姿多樣,其中有武松舞棒、漁翁摸魚、老座子撲蝴蝶等;最後在經過歌唱表演、搭象之後,轉為後大場表演。


  瀋陽市沈河區文化局、沈河區文化館近年來組織人員走訪老藝人,積極挖掘整理小鼓高蹺的相關資料。傳承人趙秋來全程參與了挖掘、整理、排練小鼓高蹺的工作。趙秋來說,回族小鼓高蹺具有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但由於近些年經費不足以及老藝人相繼離世等原因,回族小鼓高蹺瀕臨失傳。據瞭解,為了使這一民族民間舞蹈文化遺產得以傳承,沈河區文化局、文化館對該民間舞蹈進行了挖掘整理,走訪了健在的老藝人,組織人員進行資料收集和研究工作,將回族小鼓高蹺的文字、音像資料分類整理,同時陳列原有的保護成果。據瞭解,今後,瀋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加大力度保護傳承人,培養青年傳承者,成立表演班,在老藝人的指導下,編排舞蹈。


                                                                                                         記者 王臻青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回族 小鼓高蹺 民間 記憶
頂:192 踩:241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3 (1224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1 (1134次打分)
【已經有2187人表態】
626票
感動
498票
路過
487票
高興
576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