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信仰與功修 >> 朝覲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朝覲是一次人生心靈的旅程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www.saudigazette.com.sa    作者:伊光編譯
熱度5085票  瀏覽709次 【共1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8年11月28日 17:43

       在希吉萊曆第十年的一次朝覲中﹐在阿拉法特山有一名跟隨先知穆聖去朝覲的弟子從駱駝背上摔倒在地。  這頭駱駝移動腳步時﹐踩著了他的頭頸﹐他當場氣絕身亡。  當時﹐先知穆聖得知後說﹕“用清水參上酸棗給他洗身體﹐就用他朝覲時穿的兩片戒衣裹身。  不要掩蓋他的面孔﹐也毋須用樟腦﹐因為他將在復活日﹐以他身前高呼應召詞的姿態直接歸宿到真主那裡。”《布哈里聖訓集》和《穆斯林聖訓集》    先知穆聖還說過﹕“被真主接受的朝覲﹐所得的賞賜是天堂。”   在復活日﹐所得的真主恩賜是進入天堂﹐是人類嚮往的最終﹑也是最高的賞賜。

       在《古蘭經》“朝覲章”(第22章)中﹐開頭的兩句經文說﹕“眾人啊﹗  你們應當敬畏你們的主﹐復活時的地震確是一件大事。  在那日﹐你們看見地震下每個乳母都被嚇唬得忘記了嬰兒﹐嚇得每個孕婦都要流產﹔你把人們看成醉漢﹐其實他們並非是醉漢﹐而是因為真主的刑罰是嚴峻的。”(22﹕1-2)      經文提醒世人﹐復活日即將臨近﹐根據許多聖訓的說明﹐復活日來臨之前﹐地球上的預兆是天翻地覆的大災難﹐如火山爆發﹑地震與海嘯﹐城市毀滅﹐屍體遍野﹐人們表現出各種恐懼的姿態。

       人們只有能力看到生﹐而對死亡的歸宿卻不可思議。   有許多種的宗教和哲學對死亡設想了各種解釋﹐希望給這個古老的疑問一個滿意的答復﹐也有哲學家對死後情形不敢妄言。  其實﹐人終有一死﹐伊斯蘭十分坦誠地告誡所有的人﹐死後的靈魂繼續存在﹐將回歸到真主那裡。  但是﹐死後的人同他在出生時已大不相同﹐判若兩人﹐因為增加了他不平凡的人間經歷﹐許多事﹐必須向真主交代。  朝覲列在五大功修之末﹐因為需要有更高的信仰領會﹐在感覺到朝覲迫切性時﹐正是信仰覺悟成熟的表現﹐決心告別家中的溫暖和舒適踏上朝覲的征途。 《古蘭經》中所有朝覲的經文都確切地指明一個概念﹐朝覲是復活日的演習﹐讓活著的人看到復活日的情景。  朝覲的人﹐不論乘坐什麼車輛﹑牲畜或飛機﹐都須經過數百公里的大沙漠﹐難熬的酷熱﹐無情的風沙﹐寸草不生﹐渺無生氣﹐突然間來到了山谷中的麥加城。   相約而來的世界各國朝覲者﹐都穿著同樣的戒衣﹐這裡沒有地位高低或貧富差別﹐也沒有種族貴賤或男尊女卑﹐所有的人都平等地站立在天房之下或阿拉法特山平原上。 一切都是復活日的情形﹐漫山遍野的朝覲者代表了全人類﹐同一歸宿﹐相會在一個地方。

       當今的旅行條件確實同古代不同﹐不必在茫茫的沙漠裡布行數月﹐或者乘坐老式船舶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漂泊幾十天。  現在旅行有飛機﹐轎車有空調﹐住宿有賓館和餐廳美食﹐豪華的五星級賓館可與古時候的皇宮相媲美。  但是﹐旅行條件的改善﹐並不應當減弱朝覲的內心體會﹐因為朝覲旅行應付出的最高貴代價是內心裡的誠信。  《古蘭經》說﹕“你們當以敬畏做旅費﹐因為最好的旅費是敬畏。  有理智的人啊﹗  你們當敬畏我。”(2﹕197)    當年大學者布哈伊姆‧阿基利結伴旅行去朝覲的時候﹐舉目所見眼前浩瀚無邊的沙漠﹐他淚流滿面﹐感慨萬千地說﹕“這就是生存的意義。  眼前的沙漠使我理解人生的道路多艱難﹐我將一步一步走向真主﹐我們的最後歸宿。”

       完成朝覲功修的人獲得一個榮譽的稱號“哈吉”﹐這在經訓之中沒有依據﹐只是古代穆斯林社會的習慣。  朝覲在當時的涵義是﹐出門奔向真主的天房﹐要有死於旅途的打算和決心﹐難得歸來。  所以﹐許多地方的穆斯林﹐對行將遠行去朝覲的人﹐全村舉行送行儀式﹐無異於送君遠征作戰﹐非常之悲壯。   所以能順利完成朝覲而安全回來的人﹐被視為英雄豪傑﹐他們自己也特別珍視別人的尊重﹐從此一生盡心於信仰的功修﹐在地方上成為眾望所歸的典範。  今天的朝覲旅行沒有那麼艱難和危險了﹐首先應當感謝真主的恩典﹐許可我們採用所有快捷和安全的交通設施和舒適與方便的生活安排。   我們堅持朝覲“最好的旅費是敬畏”﹐朝覲回來的哈吉還是一樣的高貴﹐更不會影響個人痛改前非的模範表現。  旅途時間短和舒適也是考驗﹐例如不會因為住在有空調的賓館裡和席夢思床上就忘記了按時的禮拜﹐或只顧旅行響了而忽略了一路祈禱和贊頌真主。  朝覲不會因為交通和生活條件的變化而改變了朝覲的本質﹐變成遊山玩水的旅遊或海外觀光湊合熱鬧。 所以﹐現代的朝覲﹐更應把朝覲前的精神準備和思想認識強化提高﹐照樣可以獲得跟古人一樣的偉大成就。 先知穆聖說﹕“凡是完成朝覲的人﹐而且在旅途中沒有發生淫亂行為﹐沒有明知故犯的錯誤﹐沒有發生盛氣凌人的爭吵﹐他回到了家鄉﹐帶回了一顆純潔無瑕的心靈﹐如同新生的嬰兒一般。”《布哈里聖訓集》

       現代的朝覲條件﹐是對朝覲者的更多挑戰和考驗。   朝覲固然是重要的功修﹐但是並非所有穆斯林都能有條件做到。  具備了物質條件去朝覲的人未必能獲得真主的完全接受而享有全部恩賜﹐因為其中有些人為朝覲金錢消費準備得多﹐而精神準備得少﹐甚至不明白為什麼去朝覲。  這樣的人收穫就少﹐費錢﹑費時又辛苦﹐不值得此行﹐不如到星馬泰逛一圈。  許多年前﹐在朝覲禮儀的“投石”場﹐一個人說﹐看看漫山遍野都是朝覲的哈吉。  當時有一位老者對他說﹕“你說得不對﹐不可能都是哈吉﹐因為其中有不少人只是旅行者。”  這樣的人當然是少數﹐絕大多數朝覲者都十分認真和虔誠﹐出發前認真學習朝覲知識﹐不僅在物質和旅費上有充份準備﹐而且精神上的準備更加充份﹐舉意準備足了“最好的旅費”敬畏真主﹐用心去朝覲。   聖訓說﹕“求知﹐是每個穆斯林男女的天職。”  一生難得的一次朝覲﹐如果沒有知識就敢出發﹐舉意不純﹐難怪真主不喜歡﹐朝覲的收穫不甚了了。

       穆斯林必須認真學習﹐布哈里伊瑪目曾說﹕“先應有知識﹐然後才有主見和行為”﹐這是伊斯蘭的知行觀。   他說﹐這個認識是來自《古蘭經》的啟示﹕“你應當知道﹐除真主外﹐絕無應受崇拜的﹐你應當為你的過失而求饒﹐並應當為眾信士和眾信女兒求饒。”(47﹕19)

       此外﹐凡是真心從事一件善功﹐或認真去做某種功修﹐都必須增加禮夜功拜﹐使自己在夜闌人靜萬籟無聲時同真主單獨在一起向真主交心。   真主在向他的最後使者派遣使命之初﹐命令他必須夜間禮拜﹐真主說﹕“披衣的人啊﹗  你應當在夜間禮拜。”(73﹕1-2)

       曾經有一名年青人﹐要求伊瑪目艾赫邁德收他為徒﹐他想學習伊斯蘭經典。  伊瑪目艾赫邁德同意把他留宿在自己家裡。  夜裡﹐在他的床頭放了一罐清水﹐在做晨禮的時候﹐伊瑪目去到他的臥室看到一罐水沒有用過﹐他心裡就明白﹐這個小伙子貪睡﹐夜間沒有起床禮拜。 伊瑪目很不滿意地對他說﹕“你來求知﹐但夜間無拜功﹐說明沒有誠意。”

       古代大學者伊本‧馬蘇德也是一位講學的導師﹐他要求學生求學﹐必須敬畏真主﹐禮夜功拜。 有一次一名學生說﹕“我們缺少睡眠﹐實在起不來在夜間禮拜。”   老師說﹕“起不來禮夜功拜﹐是你的罪過太沉重。”   他指導學生們說﹐如果決心認真學習﹐就必須多做都阿宜﹐祈求真主饒恕和引導。

       朝覲是功修﹐也是學習﹐而且必須首先學習﹐決心學習和功修就必須認真﹐禮夜功拜﹐虔誠懺悔和祈禱﹐做到用心去學習﹐用心去禮拜和朝覲﹐在心靈中深刻修練和變化﹐發生脫胎換骨的自我改造﹐獲得新生嬰兒那樣純潔的成果。  朝覲的功修來自於真主的命令﹐朝覲的禮儀來自於先知穆聖的教導﹐朝覲的機會年年有﹐朝覲者從世界各地涌向天房。  不論過去的交通不便路途艱難﹐或者今日交通快捷生活舒適﹐旅途的艱難和舒適都是朝覲的考驗﹐都可以獲得同樣的收穫。  物質世界時刻都在變化﹐先知易卜拉欣時代的朝覲同先知穆聖時代的朝覲絕不會一樣﹐在同一時期也不盡相同譬如去年艱難今年容易﹐但服從真主的命令沒有改變﹐以朝覲提昇品性的功修沒有變。  這就是絕對真理。  朝覲的準備從學習開始﹐朝覲的最好的旅費是敬畏﹐因為朝覲是信士難得的一次心靈的旅程。

       (阿里編譯自Hajj﹐the Journey of Hearts by Muhammad Al-Shareef)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朝覲
頂:193 踩:234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6 (1197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49 (1177次打分)
【已經有2284人表態】
621票
感動
517票
路過
523票
高興
623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伊斯蘭之光天津市网通網友 [艾不白克礌] ip: 60.26.*.*
2008-11-29 20:04:14
面向克尔白就是邻近了真主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1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