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宇宙的從無到有

誰是創造者

是誰讓宇宙從無到有?

隨著創世大爆炸理論的勝利,作為唯物主義論基石的“恒久宇宙”之概念也成了歷史。 那麼, 在創世大爆炸之前存在著什麼,是誰讓宇宙從無到有的?

當然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不會讓亞瑟‧愛丁頓(Authur Eddington)這樣的唯物主義者感到愉快, 那就是真主存在的這個真理。 著名的無神論者安東尼‧福祿(Anthony Flew)說:

“人們說, 懺悔會對人類的靈魂有益處。 我也想作一個懺悔:創世大爆炸理論會讓一個無神論者感到困惑。 因為科學證明了一個被宗教書籍所辯護的斷言, 即關於宇宙有一個開始的斷言。 我仍然是個無神論者, 但我承認在創世大爆炸理論面前維護自己的立場可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情。”

許多不願盲目成為無神論者的科學家們,如今都承認一個無所不能的,創造了萬物之真主的存在。 例如, 美國著名的天文物理學家休‧羅斯(Hug Ross)在闡述創造宇宙的真主無所不在時, 說道:

“時間是事件發生的範疇。如果物質是隨著爆炸而出現的話,那麼,讓宇宙出現的原因應該和宇宙的時間與地點沒有關聯。 這告訴我們, 真主無所不在。與此同時, 這一切還證明, 有些人所辯護的那樣真主不是宇宙的本身, 而是覆蓋了宇宙,並非僅僅是宇宙裏面的一個力量。”

對神造論的異議和謬論

到現在為止,一切證據表明,創世大爆炸意味著宇宙是從無到有的,是被創造的。 由於這個原因,那些信仰唯物主義的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們, 為了對抗這個真理, 在尋找各種對策。剛才提到過的“靜止狀態論”便是其中之一, 是一些對“宇宙被創造的哲學觀”感到不悅的科學家們提出來的。

唯物主義者們提出的另外的兩個針對性理論是承認創世大爆炸理論,但與此同時, 試圖用撇開創造論來進行解釋:其一是“開啟-關閉宇宙模式”( oscillating universe model, 或譯作“擺動中的宇宙模式”), 其二是“量子宇宙模式”(quantum model of universe)。 接下來, 讓我們來按順序看一看,為什麼這些理論站不住腳吧!

“開啟 -關閉宇宙模式”是一些不願意接受創世大爆炸是宇宙之開始的天文學家們提出來的。 根據該模式, 在創世大爆炸之後, 宇宙又會縮小到一個點, 之後, 又會重新爆炸, 如此循環往復,以至無窮。 該模式還指出, 在創世大爆炸之前, 宇宙爆炸了無數次而縮小了。 換言之, 宇宙恒久以來就存在, 只不過, 間斷性的發生過爆炸, 然後, 又縮回了到了原狀。 如今, 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宇宙是這些無數次爆炸後的宇宙之一。

拋出這個理論的人們的目的是試圖把“恒久宇宙”的論點和"創世大爆炸"理論揉搓到一起。 然而, 這個作法有悖於科學。過去15-20年的研究表明,開啟-關閉宇宙模式是不成立的模式, 即便宇宙會自我衰退, 沒有任何一個物理原理能夠阻擋這種衰退,然後, 讓宇宙在一輪新的大爆炸後,重新形成。

讓這種論點站不住腳的重要一個因素是,如果宇宙真的開為-關閉的話,這種循環也不會沒有止境。因為循環中的宇宙會彼此輸送能量和物質的退降。也就是說,在每個宇宙能量會衰退,每一個新“開啟”的宇宙會開的更緩慢, 從而使它的直徑更大些。隨著時間的流逝, 當它回縮時,宇宙應該逐漸變小至到“第一個宇宙”那麼大為止。 換言之, 即便宇宙經常開啟-關閉,它還是得需要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4

簡而言之, 開啟-關閉宇宙模式不過是個從物理學角度不可能發生的幻想罷了。

撇開創造論來試圖對宇宙進行解釋的第二個模式是"量子宇宙模式"。 主張這個觀點的人士是根據量子物理的一個現象提出這個模式的。 根據量子物理學, 比原子更小的微粒在真空裏會突然形成和消失。 因此, 一些物理學家認為,“物質在量子水平上會從無到有, 這是該物質特有的屬性”。由此,他們推斷出, 宇宙從無到有也是物質特有的一種屬性, 是自然規律的一部分。這種模式試圖把我們賴以生存的宇宙形容成比更大的一個宇宙的還要小的像微粒那麼大的一個點。

然而,這種利用量子物理所作的比喻遠遠不能解釋宇宙的形成。 “創世大爆炸、一神論和無神論”這本書的作者-威廉‧蘭尼‧科萊格是這麼解釋這個問題的:

“包含著忽隱忽現粒子的機械的量子真空, 事實上, 並非一個“真空”, 也不足於解釋“無”這個概念。 在一個量子模型裏, 不停地形成而又消失的微粒, 在它們存在的極短的時間裏, 會從周圍吸收能量。 這並非“無”, 所以說, 物質微粒並非是從無到有的。”5

換言之, 在量子物理學裏, 事實上,物質也並非是從無到有的。只不過,在有能量的環境裏, 能量一下會變成物質, 之後, 再恢復成能量罷了。 簡而言之, 不存在一個“自然而然從無到有”的狀態。

然而,正如在所有科學領域那樣,信奉無神論的物理學家們,不惜忽視各種細節和環節, 用唯物主義的眼光繼續在歪曲真理。 因為對他們而言, 維護無神論比起科學發現還要至關重要。

以上我們所說的真理一經應驗,許多科學家立刻放棄了量子宇宙學說。著名的物理學家C‧J‧依思汗(C. J. Isham)指出, “由於量子宇宙學說遇到了致命的困難, 所以未能得到廣泛接受。” 6 如今,首先提出量子宇宙學說的R‧布勞特和斯平德爾這樣的物理學家們都捨棄了該學說。7

量子宇宙學說在最近幾年裏取得影響的版本,是由美國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豪金( Stephen Hawking,另譯作霍金)提出的。 他在其名為“時間的短暫歷史”的書裏闡述了其學說時,指出, 創世大爆炸並非意味著“從無到有”。 在創世大爆炸之前沒有時間的這個事實面前,他推出了“空想時間”(imaginary time)這樣的概念。 據豪金來看, 在創世大爆炸之前的1043秒為止有一個“空想時間”, 真實的時間是在這以後出現的。 豪金想通過這個概念來否定創世大爆炸之前“不存在時間”的這個真理。

然而, “空想時間”,是在描述諸如“一個房間裏的假想人數”或者“一條路上的假想車輛的總和”這樣的事實上不存在的事情時使用的概念。 豪金在這裏無非是在搞文字遊戲。 他想說, 用假想的時間建立的數學方程式是正確的, 然而, 這是毫無意義的。 著名的數學家赫波特‧丁格勒爵士在解釋事實上不存在的東西在數學裏可以假設存在時說:

“根據數學語言裏, 我們說虛假的東西程度不亞於說真實的東西的程度。 在數學範疇裏, 我們沒有分辯它們的機會。 只有通過作實驗或者數學以外的方法, 也就是靠研究數學解釋和它的物理對立面之間的關係才能做到這種分辯。”8


(斯蒂芬‧豪金如同其他試圖否定創世大爆炸理論的唯物主義派科學家們那樣,提出了一些事實上根本不存在又自相矛盾的斷言。)

簡而言之, 在數學裏抽象是個理論上得出的結果, 沒有必要給它找出個真實的對立面。 豪金就是在利用這個抽象特點來給真理製造假設的對立面。 那麼, 他這麼做的動機何在呢?答案在他的言論裏面。 豪金承認, 各種關於宇宙的學說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創世大爆炸理論使人想到了“神造論”。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 試圖代替創世大爆炸理論而被提出的靜止狀態模式、開啟-關閉宇宙模式、量子宇宙模式和豪金模式這類的學說, 無不帶著唯物主義者們的偏執的哲學觀。 科學發現證明了創世大爆炸理論正確和其“從無到有”的意味。 宇宙從無到有是真主創造了宇宙的絕佳證明, 這是唯物主義者們無法否定的真理。

最有名的唯物主義科學雜誌之一“自然”(Nature)雜誌的編輯約翰‧馬多克斯(John Maddox)在1989年發表的一篇文章裏闡述了對創世大爆炸理論的唯物主義式的反應。 他執筆的文章的題目是:“打倒創世大爆炸理論(Down wth the Big Bang)”。 他在文章裏宣稱,“創世大爆炸理論不能被接受為哲學觀點”, 因為“創世大爆炸理論給神學家們的神造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並預言, “在未來的10年, 創世大爆炸理論將會站不住腳。”10 然而, 跟馬多克斯滿懷信心所作的預言恰恰相反, 創世大爆炸理論在10年裏得到更加壯大, 關於證明神造論的科學發現層出不窮。

有些唯物主義者, 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得比較理智。 例如,信奉唯物主義的英國物理學家H‧P‧李普森就承認, 宇宙是被創造的。 儘管不情願, 他還是說:

“我得承認, 從這點出發的話, 唯一能接受的解釋是宇宙是被創造的。 我知道, 包括自己在內的許多物理學家都會對此觀點感到難以認同, 不過, 如果試驗結果證明這一理論的話, 那麼, 我們不能因為它不符合自己的心意而否定這個理論。”11

總之, 現代科學發現證明:物質和時間是由獨立於這兩者的萬能的造物主創造的。 我們賴以生存的宇宙是由無所不能的, 全知的真主創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