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宇宙的從無到有

“根據經典的創世大爆炸理論, 宇宙的所有部分都是一下子開始擴大的。 那麼, 宇宙的所有部分是怎樣在同一個時間開始擴大的?是誰下的命令呢?" ——宇宙哲學教授 安德列‧林德 1

在一個世紀之前,大多數天文學家都忽視了關於宇宙被創造的這個概念。究其原因,19世紀的科學認識傾向於關於宇宙恒久性的假設。研究宇宙的科學家們多半以為,他們面對的是恒久以來就存在的同一個物質的整體,根本就沒有想過這只是宇宙的一個開始。

“恒久以來就存在”的說法是隨著西方唯物主義哲學一道出現的。在古希臘發展起來的這個哲學認為,除了物質之外,不存在任何別的東西,宇宙是恒久以來就存在的,也是無止無盡的。事實上,唯物主義在教堂佔主導地位的中世紀被束之高閣。後來,隨著文藝復興之後,西方科學家和思想家們重新對古希臘文獻的熱衷,唯物主義重新開始有了市場。


(德國哲學家以馬內利‧康得是在新世紀裏首先提倡「恒久宇宙」這理論的人物。不過,科學的發現卻證明康得的這個論斷站不住腳。)

著名的德國思想家以馬內利‧康得是在新世紀為唯物主義的宇宙觀辯護的第一人。康得認為,宇宙恒久以來就存在,在這種恒久的情形下,什麼都應該可能發生。繼承康得衣缽的人們繼續為這種宇宙觀和唯物主義思想辯護。到了19世紀初,那種認為宇宙並沒有一個開始,即不是被創造的斷言,開始得到廣泛的接受。卡爾‧馬克思,弗萊德裏希‧恩格斯這樣的辯證唯物主義者熱烈信奉的這個斷言,被傳到了20世紀。

所謂的“恒久以來就存在”的論點,和無神論是息息相關的。因為說宇宙有一個開始就意味著宇宙被真主所創造,所以,在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情況下,唯物主義者對此觀點予以反駁的唯一出路就是斷言:恒久以來就存在。堅持維護這種觀點的人士之一便是20世紀上半葉,著書立說鼓吹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而聞名的喬治‧包利茲。他在其名為“哲學的基礎理論” 一書裏認為,“恒久宇宙”模式是行得通的,他是這樣反對真主創造論的:

“宇宙不是被創造的。如果它是被創造的,那麼,它應該是在某個時候被真主創造的,從而使它從無到有。要想接受這種觀點,那麼,首先得接受在某一時空裡宇宙並不存在,然後,再接受宇宙從無到有。這是科學無法接受的一件事情。” 2

包利茲在反對真主創造論,主張恒久宇宙的論點時,以為科學在他的那一邊。然而,沒有過多久,科學發現推翻他的論點,證明了宇宙被真主創造的事實。正如包利茲他本人宣稱,若宇宙確是創造出來的話,便必定有一個創造者 (真主)。

宇宙的膨脹和創世大爆炸理論的產生

20世紀20年代是現代天文學得以發展的重要年代。1922年,俄國物理學家亞力山大‧弗萊德曼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原理,經過計算得出了宇宙並非靜止,任何一個微小的相互作用都會使宇宙得到擴大或者縮小的結論。意識到弗萊德曼 的這個結論的第一個人是比利時天文學家喬治斯‧勒馬太。他根據這個結論預測,宇宙肯定有一個開頭, 並因受到某種東西所激發,宇宙一直在膨脹擴大。另外,他還指出,在開頭時遺留下來的輻射,將能夠探測到當初激發宇宙一直在膨脹擴大的根源("某種東西")。


愛德文‧哈勃通過使用巨大的天文望遠鏡發現宇宙在膨脹°由此,哈勃推翻了‘恒久宇宙’這個神化傳說,給創世大爆炸理論找到了第一個證據。

這兩位科學家們的理論性質的推算,在當時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不過,後來在1929年發現的一個證據在科學界引起震撼。那一年,在加利福尼亞的威爾遜山天文臺,美國天文學家愛德文‧哈勃作出了天文學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發現。哈勃通過其巨大的天文望遠鏡遙望天空時,觀測到星系根據他們的距離的遠近,朝著紅顏色的方向散發著光芒。這一發現給當時已被接受的宇宙觀造成了強烈震撼。

因為根據已知的物理定律,朝著參照物照射的光的光譜會朝著紫色的方向行進,遠離參照物的光的光譜會朝著紅色方向行進(好比遠離參照物的火車的笛聲會逐漸變弱那樣)。 哈勃的觀測用這個原理來解釋的話,就是星系在遠離我們生活的地球。沒有過多久,哈勃又有了重要發現:星星和銀河系不僅在遠離地球,同時,還在遠離對方。從這種現象得出的唯一的結論是:宇宙在不斷膨脹擴大。

在不久以前被喬治斯‧勒馬太預見的這個事實,實際上,很早以前也被20世紀的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到過。1915年,愛因斯坦在提出相對論時,就得出了宇宙不可能靜止的結論。然而,對這種發現感到吃驚的愛因斯坦,為了否定這個“不恰當的”結論,給方程式添加了名叫“宇宙恒定”公式,因為在那個時候,天文學家們告訴他,宇宙是靜止的,所以,他認為他的概念應該符合這種模式。不過,到後來,他承認,“宇宙恒定”公式是“他職業裏的最大的敗筆”。

哈勃提出的關於宇宙膨脹的真理,觸發了另一個真理的誕生:既然宇宙在膨脹,那麼,時間要回流的話,宇宙會變得更小,直到縮成“一個點”。

儘管計算,包容宇宙萬物的這個“點”,在巨大的引力下,它顯示會具備“零體積”的能力。宇宙是在這個具備零體積的點發生爆炸後出現的。這個爆炸被稱為“創世大爆炸”,這個理論也因此得名。

創世大爆炸理論表明了一個重要的真理:既然零體積意味著“無”,那麼,整個宇宙是從“無 ”到“有”的。這表明了宇宙只是個開始,從而使唯物主義的所謂的“恒久以來就存在”的假設失去了依據。

“靜止狀態”試驗

由於創世大爆炸理論有明確的證據證明,所以,很快開始得到科學界廣泛的承認。不過,那些對唯物主義哲學和根據這個哲學派生出來的所謂的“恒久宇宙”思想繼續進行維護的天文學家們,開始抵制創世大爆炸理論,同時,力圖不讓“恒久宇宙”思想失去陣地。唯物主義者、物理學家亞瑟‧愛丁頓便是個主要人物,他指出,“從哲學的角度來看, 宇宙的起源是突然出現這個慨念,令我感到厭惡”。從他的這番話,可以看得出他反對創世大爆炸理論的原因。3

對創世大爆炸理論感到不安的人士當中,以著名的英國天文學家弗萊德‧霍伊爾爵士居首。他在這個世紀的中葉拋出了一個名叫“穩步狀態”的進化模式,該模式基本上是19世紀流行的所謂恒久宇宙理論的延續。雖然,他承認宇宙在膨脹,但是,他斷言,宇宙的規模和時間是恒久的,根據他提出的模式,隨著宇宙的膨脹,物質會根據數量的需要,自然而然會出現。這個模式的唯一目的顯然是為恒久宇宙論點進行辯護,因此,該模式和創世大爆炸理論是不相容的。

儘管,主張這個進化模式的人士對創世大爆炸理論進行了長期的抵制,然而,科學的進步證明了他們的失敗。